安徽省桐城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D.自由贸易 22.美国史学家 R 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 “ 在 „„ 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 经济的 ‘ 最高指挥权 ’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 材料中 „„ 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 式 C.罗斯福新政 D.公私 大 合营 23. “在 20 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 和 16 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下列不符合“更加深刻、更加广泛”表现的是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畅通无阻 24.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 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A.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 B. 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 C.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D. 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题,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25. 《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 “ 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 家、解剖家、记录员等。 ”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 A.《哈姆雷特》 B.《 悲惨世界 》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 26.(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 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 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 整理自 2020年 10月人民网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 1973年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 6分) 材料二 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 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欧元区。 英国一 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 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 GDP的 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 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 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2020年 6月 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投中,最终英国决 定退出欧盟。 —— 整理自《环球时报》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并最终决定“脱欧”的主要原因。 ( 8分) 材料三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坦承,欧盟当前“不够欧洲”、“不够统一”。 总体看,德国在各领域“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法意等大国既合作又制衡;英国威胁“退欧”谋 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欧洲、新老欧洲裂痕加深,利益折冲与博弈加剧。 尤其是在希债、难民和恐袭等危机面前,成员国之间、欧盟和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立场分化、矛盾加剧,民众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上升,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挑战。 本轮希腊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希腊一 度面临“退欧”风险,虽最终就改革换救助达成协议,但危机暴露了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 谈判中,德、芬、荷等国立场强硬,法、意、西等国较为缓和,凸显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 《“困与进”:欧盟一体化何去何从》《当代世界》 2020年 3月刊 (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欧盟一体化有哪些阻力。 ( 8分) 27. (16分)阅读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