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D. ①③② 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2Aa 、 Bb 、 3Cc 、 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 B> D> C B. 原子序数 d> c> b> a C. 离子半径 C> D> B> A D. 单质的还原性 A> B> D> C 1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CsI B. NaF C. KCl D. LiI 1阴离子 nX 含中子 N个, X的质量数为 A,则 a g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 aNaA mol B. )( AnnAa mol C. )( nNnaA mol D. )( nNAnA a mol 2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 不正确 . . . 的是 A.热稳定性: HCl> H2S> PH3 B.酸性强弱: H4SiO4< H2CO3< HNO3 C.金属性: Na< Mg< Al D.沸点: H2O > H2S 21. 短周期元素 X、 Y、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X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下列叙述中 正确 . . 的是 A. 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 Z的氢化物稳定性 B. 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 1molX的单质可以跟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2mol 22.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 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 R,并吸收多余的 R,则 R是 A. O2 B. HCl C. Cl2 D. NH3 23.已知一定温度时: 2 S O 2 ( g ) + O 2 ( g ) 2 S O 3 ( g )。 当生成 2mol SO3时,放出热量 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SO2和 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197 kJ B. Q< 1972 kJ C. Q< 197 kJ D. Q> 197 kJ 24.可逆反应 2 22 2NO NO O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NO2;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③ 用 NO NO、 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山东省济南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 读图 10“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完成 34~ 36 题。 34. 图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 日出东方酒店 B. 绿色植被 C. 太阳能电池板 D. 水库大坝 35.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 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 B. 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 D.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36. 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 降低用电 价格 B.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网络评议活动正式开始。 经广大网友踊跃推荐,各省(区、市)文明办核实情况、层层筛选,共推选出 297名“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设立“中国好人榜”有利于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②消除不道德现象,培育“四有公民” ③继承文化遗产,改造落后、腐朽文化 ④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 ③ C.①④ D.③④ 20.这段时间以来
变大 ,内电阻为 ,外电路接一个 ,这时电源路端的电压为 A. , B. , C. , D. ,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线,若带电粒子 q(|Q|≫ |q|),由 a 运动到 b,电场力做正功.已知在 a、 b 两点粒子所受电场力分别为 Fa、 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Q 为正电荷,则 q 带正电, FaFb B.若 Q 为正电荷,则 q 带正电, FaFb
的是 A.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2Fe3++Cu=2Fe2++Cu2+ B.钠和冷水反应: Na+2H20=Na++H2↑ +20H—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2H++C032=C02+H20 D.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OH+H+=H2O 33.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 Cu2+ Cl OH B. Mg2+ SO42 K+ Cl C. Na+ H+ NO3
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无论有无光照均发育成白化幼苗,由此可见 A. 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 B.性状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基因无关 C.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D.无光条件下,基因决定性状;有光条件下,环境决定性状 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通过人群调查统计,红绿色盲中男性患病率接近 7%,女性患病率约为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发生的变异是 ( ) A. 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导致基因突变 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导致基因重组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 ,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26.基因突变是指 DNA分子中发生的碱 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