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说也是有坐收其利之功效。 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为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 以上材料均摘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期 “ 茶马互市 ” 政策的目的。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 “ 茶马互市 ” 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45.(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 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 “ 保卫祖国 ” 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 “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 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 年 4 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 “ 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的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 “ 按了按钮 ” ,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4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廷尽管攻取了台湾,但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 朝廷和闽浙地方的不少官员主张放弃台湾,守澎湖。 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 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薄”,经济上亦大有开发的前途。 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窥边场,逼近门庭,沿海诸省断难宴然”《遗患后世。 „„康熙帝最终采纳了施琅的主张,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 ,隶属福建省。 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 并派兵 8000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 2020人驻防。 这样,台湾重新统一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施琅主张坚守台湾的理由。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意义。 答案 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宋仁宗认识到君主专制的过度强化易产生决策失误,不易更改,行政事务交给宰相处理,有关官员可以直言其失,容易更改。 这体现了其政治理性化色彩, B项符合题意,故选 B。 AC两项说法错误,故排除;贵族政治在宋朝以前被打破, D项错误,故排除。 故选 B。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北宋的“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到南宋的“改为一式两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直接能够体现出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A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自耕农数量多少的问题,排除 B; C 项“完全放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宋代土地制度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提及庄园经济,排除 D。 所以选 A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主要强调了真理与常识之间的巨大差别,只有自己在经历过外界事物的亲身体悟,才能明白真理的深刻内涵和所蕴藏的意义,而常识则不会使人对真理有真正的体悟,也就是只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亲身实践,才会达到对真理的真切认识,所以该主张应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A项符合题意,而 BCD三项则是陆王心学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故选 A.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的“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可以看出,论者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答案为 D项。 毛泽东于 1927年 10 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即表明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 A项;论者没有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的中国国情,导致观点错误,排除 B项;论者没有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排除 C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的内容,可推测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阅兵.由于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和西方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使中国的反法西斯贡献被西方大国 “ 人为 ” 的遗忘,导致材料中需通过 “ 阅读了不少文章和书籍,才知道这段东方历史 ” ,因此,材料的主要意思了解中国抗战的史实和为反法西斯所作的贡献.抗战的胜利就是反法西斯的胜利,这是世界共 知的,故 A项不需要证实,符合题意;而 BCD项是不被西方所知,故 BCD。山东省武城县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10 3 s,刺激 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 2 103 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 13cm 和 10cm,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30 cm/s。 C.由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膜电位变化随之增强 D.检测坐骨神经 —— 腓肠肌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发现乙酰胆碱通常 2ms左右被清除
明史观 1979年到 1992年,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 256种减少到 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 65种减少到 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95%以上下降至 10%以内。 这意味着 B.公有制经 济主体地位动摇 C.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 D.私营工商业迅速发展 18.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
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 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2.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吉语蕴含的哲理是 ( ) A.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先知后行重在知
东林来不及处理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按照 60 多名民工自报的账目,将。 2020年去孙东林处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并且孙东林也一直兑现着不欠农民工一分钱的承诺。 孙氏兄弟的义举 感动着荆楚大地,感动着中国。 为什么孙氏兄弟的义举感动着荆楚大地,感动着中国。 ( 6分)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表达的基因不同 30. 在生物体的所有 细胞中 , 全能性 最 低 的是( ) A. 卵 细胞 B. 植物花粉 C. 叶肉细胞 D. 神经细胞 3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 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酶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 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正确的是
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25~26 题。 ,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 ) ( ) 土豆为喜光作物,其地下块茎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下图所示岛屿的居民主要粮食为以传统耕作方式种植的土豆。 读图,完成27 题。 ( ) 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下表为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