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和 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A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与 182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 和 182O 均含有 AN 个氧原子 16O 与 18O 之间的相互转化 与 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 ,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其质量数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 ,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 18个电子 8个电子 2R 核内共有 N 个中子, R 的质量数为 A ,确定 mg 2R 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 2)m A N molA B. ( 2)m A N molA C. ()m A N molA D. ( 2)m A N molA 3nRO 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 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 ,则 R 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 48A n x B. 24A n x C. 24A n x D. 24A n x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下列有关 23592U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与 23892U 互为同位素 原子核外有 143个电子 原子核中含有 92个中子 与 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 ,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 ① 8n ② 8n ③ 10n ④ 10n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30. 在 1~ 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 ) 2 8 8。 二、非选择题 31.( 4分)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 H2,试判断下列离子: 2 2 2Mg Ba Cu 、 、 、224 3 3 3H A g SO SO O H H CO NO 、 、 、 、 、 、何种离子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 ( 1)当生成 3Al 时,可能存在 ( 2)当生成 4[ ( ) ]Al OH 时,可能存在 32.( 4 分)金币、银币、铜币等货币在我国历。山东省武城县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那样你回家的车钱就没啦。 ”说着,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下我哑口无言了。 “唉 ——”我窘迫地长叹了一声。 接着,玛吉诙谐地说: “莫里森和罗莎的契约可能是一纸空文,因为罗莎肯定不曾替莫里 森考虑过是否有回家的车钱这类事。 ”她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 “爱的契约不是签订在纸上的。 它只能体现在情人的相互体谅和关怀之中。 ”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玛吉真是个好妻子
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25~26 题。 ,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 ) ( ) 土豆为喜光作物,其地下块茎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下图所示岛屿的居民主要粮食为以传统耕作方式种植的土豆。 读图,完成27 题。 ( ) 农家乐是新兴旅游休闲形式,表现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下表为百度地图搜索到的江苏“农家乐”数量
表达的基因不同 30. 在生物体的所有 细胞中 , 全能性 最 低 的是( ) A. 卵 细胞 B. 植物花粉 C. 叶肉细胞 D. 神经细胞 3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 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酶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 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正确的是
____ 三、解答题 :( 本大题共 6小题,共 74 分,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1(本小题满分 12 分) ( 1)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中, F为 1AA的中点 . 求证: 1//AC F D平 面 ( 2)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它的正视图为直角三角形, 侧视图为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 E为 VB的中点. 求证: VD∥平面 EAC 1(本小题满分 12
22.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2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 2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hěn)微笑。 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6分) ( 1)论: ( 2)或: ( 3)为: ( 4)故: ( 5)轻: ( 6)安: 1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 么 ? “上”的看法和理由又是什么 ? ( 4分 )。 1“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 2分)。 1“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个句子 ? “外 户不闭,商旅野 宿”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