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第12单元内容摘要:
D.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民主形式 23.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B.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24. 以下哪些不属于雅典民主制政治产生的条件 A.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尖锐对立 B.雅典法律制度的 完备 C.贵族制的集体领导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梭伦改革的进行 25. 以下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城邦联合组成一种联邦式国家政体 B.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一大特点 C.城邦中流行贵族制和民主制政体 D.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26. 以下哪些机构的设置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思想 ①公民大会 ②五 百人议事会 ③民众法庭 ④保民官的设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7. 罗马帝国建立于 A.公元前 3 世纪中期 B.公元 3 世纪中期 C.公元前 1 世纪晚期 D.公元前 1 世纪早期 28. 古罗马政体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A.君主制 —— 贵族共和制 —— 帝制 B.君主制 —— 元首制 —— 共和制 C.共和制 —— 元首制 —— 帝制 D.共和制 —— 帝制 —— 元首制 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 法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C.《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 D.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0.《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好处,但仍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有了成文法 ,就应该按律量刑 B.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 C.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D.是维护贵族利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 I 卷答案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在我第六任和第七任执政官任期内(公元前 28— 公元前 27 年),在我平息内战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绝对权力,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根据元老院法令,赋予我。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第12单元
相关推荐
帝国 拿破仑对法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发动对俄国的战争 【 材料题 】 材料一: 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 典》, 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这是狭义的《拿破仑法典》。 广义地说,它还包括拿破仑统治时期通过的其他法典:《民事诉讼法典》( 1806年)、《商业法典》( 1807年)
C.《向日葵》 D.《日出印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作品中 “ 光 ” 与 “ 色 ” 的特点正是印象派绘画所注重的。 A项是现代派作品。 B、 C两项是后印象派作品。 故 D项符合要求。 答案: D 6. “ 我希望为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像的神秘结合。 ” 这段话出自 ( ) A.贝多芬 B.莫扎特 C.德彪西 D.毕加索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促使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人民发起全面反攻 B.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 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中,主要还是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抗,使日本陷入抗日力量的包围之中。 而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都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因素。 答案: A 7. “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该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歼敌 30 余万人,由于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德军始终未能占领全城, A、 B、 D 均错误。 只有 C 是对该战役时间的正确表述。 答案: C 6.下列 ① ~ ④ 组内容同属二战时期苏、美、英、法战胜法西斯德国军队的战役,请从A- D 组内找出与它们同类的战役 ( ) ① 莫斯科战役 ② 不列颠之战 ③ 攻克柏林 ④
936 年,日本发生 “ 二二六 ” 政变,随后成立的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的建立。 答案: B 6. (2020棠湖高二检测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 A.东方会议召开 B.九一八事变 C. “ 二二六 ” 政变 D.广田弘毅组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标志性意义的理解能力,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走上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
xin, how are you today? • S: Fine, thanks. And you? • T: I’m fine, too. D What’s this? It’s a/an ____________ dog E • What’s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