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xx届高三第一次统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而 20 世纪 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新建的铁路主要集中在南京周围。 这表明影响近代铁路布局的因素之一是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 “列强 的经济侵略 ”是两个不同时期建筑铁路的原因之一,故 A项排除;据题干中可知清朝定都北京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从而影响了近代铁路布局,故 B 项正确;近代的经济布局基本上是沿海发达,内地滞后,且与铁路布局无关,故 C 项错误;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列强侵略,政权更替,政治局势长期不稳定,故 D 项错误。 22. 邓小平指出: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 …… 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 ”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成的不结盟运动 ,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材料中 “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 ”体现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思路,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同盟互助,故A项排除;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 B 项排除;题干中邓小平的外交思路旨在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故 C 项正确;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在新时期,而 “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故 D 项排除。 23. 公 元前 4 世纪末,雅典公民芒提特乌斯当选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其后的资格审查中,因受控在支持僭主统治的骑兵中服役而被取消资格。 这说明资格审查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题干中 “选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其后的资格审查中,因受控在支持僭主统治的骑兵中服役而被取消资格 ”说明资格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官员忠于民主政体,故 A项正确; “维护公民内部平等 ”偏离题旨,故 B 项排除; “监督官员维护平 民利益 ”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C 项排除; “轮番而治 ”与题意无关,故 D项排除。 24. 罗马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 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 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马法。 据材料中 “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 ”“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 ”可得出皇权受到法律 的约束,故 A项正确;材料中有皇权的存在,是专制主义的体现,因此 “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 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 “反对宗教迷信 ”进行阐释,故 C 项排除;材料中皇权受到法律的制约,故 D 项排除。 25.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 ,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 ,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 ,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 立宪制 ,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君主立宪制度下 ,君主应该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而 1702 年安妮女王因个人喜好解除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这说明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故 B 项正确。 当时英国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 ,议会有权制约国王 ,排除 A项。 1721 年 ,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担任英国第一任首相 ,英国内阁制基本确立 ,故 C 项错误。 26.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 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 这些产品包括 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英国的贸易从 1698 至 1775 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 600%之间。 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 “革命 ”的后果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价格革命 ”是关于价格、物价方面的变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A项排除;依据材料中 “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可知商品种类发生变化,这是新航路开辟后 “商业革命 ”的结果,故 B 项正确;工业革命的时间与题意不符,故 C 项排除;科技革命开展的时间也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故 D 项排除。 27.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 “世界大探险时代 ”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 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根据题干信息 “应将其置于 „世界大探险时代 ‟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 ”可知,题干要求以文明史观来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即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故本题选 A。 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故不选 B; C、D 说法是站在西欧和拉丁美洲立场上,故不选。 28. 1651 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 1849 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是 ,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 “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 ”是为了打击荷兰,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而 “1849 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 ”是因为在工业革命后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B 项正确;重商主义政策是工业革命前实行的,因此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故 A项排除;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C项排除;三次英荷战争是《航海条例》签订的结果,故 D 项排除。 29. 约翰 罗伯茨说: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 有些事对我们政体运行来说,非常重 要。 “这个地方 ”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 1787 年宪法。 由 “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 ”可以判断这个地方应该是最高法院,据所学可知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故 A项正确;最高法院无权协调内阁和监督国会,故 B、 C 两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制定法律的应该是国会,而不是最高法院,故 D 项排除。 30. 1799 年,在 “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的工厂中, 70%的工人在 18 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 13 岁以下的儿童,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 按照保守估计,当时的英国工厂,特别是纺织厂中, 50%以上的工人都是儿童。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用工荒 ”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据材料中 “70%的工人在 18 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 13岁以下的儿童 ”“50%以上的工人都是儿童 ”等信息可知在当时英国工厂中使用童工现象很严重,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故 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对 “用工荒 ”进行阐释,也不符合史实,故 B 项排除;社会对立与题意无关,故 C 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是使用童工的现象普遍,但是没有说童工就是主力,故 D 项排除。 31. 美国在杜鲁门政府的主持下,对全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入地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 材料反映出 B.“冷战 ”使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确立 “冷战 ”政策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的是美苏冷战局面。 材料中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在战后大力加强,主要目的在于遏制苏联, “战后美国总统行政权力加强 ”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故 A项排除;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早在冷战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