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内容摘要:

理大气污染,符合共同性原则。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符合持续性原则。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地区间的公平性原则。 ( ) ,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 ,能源利用率低 、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 ,人均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解析】选 D。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 资源占有量不足。 传统经济是由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放 ”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 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此回答 1 13题。 ,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 ( ) ,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减少占地面积 ,减少废弃物 【解析】 12选 D, 13选 B。 第 12题,清洁生产即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最大社会 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 清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第 13题,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是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 我国一些地区农村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 根据图示回答 1 15题。 系, A、 B、 C分别代表( ) 、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营造薪炭林 ,发展沼气 ,大 力发展水稻种植 ,开发新能源 【解析】 14选 D, 15选 C。 第 14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此循环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 使用木材做燃料,会造成森林的破坏;用草皮做燃料,使草场破坏,牧业下降, 还造成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粮食单产下降;加之秸秆做燃料、畜粪当燃料,也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粮食单产 下降,最终导致当地粮食减产。 第 15题,要解决此问题,关键要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开发新能源,另外也可发展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