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2内容摘要:
,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 说它 “ 最珍贵 ” 是因为:( ) A.它美丽。 B.它像枯叶。 C.它美丽,阖起翅膀像枯叶。 ( 2) “ 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 ” 这句话在这一段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 B.启示下文 C.承上启下 领会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 4分) 枯叶蝴蝶的显著特点是( )。 它 “ 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 ,原因是( )。 它 “ 快要绝种了 ” ,原因是( )。 它 “ 要绝对绝灭了 ” ,原因是( )。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 4分) ( 1)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 2)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三、习作。 ( 30分) 要求 :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语句通顺,中心突出,想象丰富。 字数不少于 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 35分) 读拼写词语。 ( 6分) r243。 nɡ hu224。 sh226。 nɡ xi224。 f249。 ɡ224。 i lěnɡ k249。 n237。 nɡ sh236。 m227。 i y243。 u dēnɡ ( 融化 ) ( 剩下 ) ( 覆盖 ) ( 冷酷) ( 凝视 ) (煤油灯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4分) 脸 颊 . (xi225。 ji225。 ) 铁 锹 . ( qiū qiāo) 树杈 ( chā ch224。 ) 拽 . 住 (zhu236。 zhu224。 i) √ √ √ √ 辨字组词。 ( 5分) 代(代表) 煤(煤油) 融(融化) 愉( 愉快) 充( 充分) 伐(砍伐) 媒(媒体) 隔(隔离) 偷(偷看 ) 允( 允许) 填上合适的词。 ( 4分) 绿树成( 荫) ( 狂)风大作 雪花飞( 舞 ) 草 ( 翠 )花开 ( 枯)枝败叶 勤勤(。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2
相关推荐
③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 “ 系 ” 和 “ 啼 ”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 5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10 分)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 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 “ 图 ” 中描画的景物 (意象) 有 (每一种景物必须用两个字短语描述 )( 4分) ② 试
二、阅读与理解。 ( 30分) (一)《猫》选段( 16分) 猫的( de d237。 )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 de d237。 )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 动,又是多么尽职。
暮春开始的。 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 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 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 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 temperate上,正是气候最 temperate的时节。 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 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 ”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 我觉得自然景色中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3.无论 „„ 都 „„ 任凭 „„ 也不 „„ 虽然 „„ 但是 „„ 这次试验( )他做了充分准备,( )没有成功。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午天还是好好的,该放学了,却哗哗地下起雨来。 我没带雨伞,只好呆呆地望着窗外,盼着雨快点停。 突然,透过雨帘,我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 从校门口拐进来,我一惊,那不是爷爷吗。 他一只手撑着伞
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 拼写“ water” —— “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飒地飘落满 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 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 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 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 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