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下孔乙己阅读测试内容摘要:

时令、社会特征(社会环境)、人物遭遇以及原文结尾的暗示相吻合。 但在自然环境的设置上,如山坡、深谷,似乎与原文的环境和人物当时的情况不太相符。 (共 3 分;表明态度 1 分,说明理由 2 分;允许提出不同看法,但必须理由充分) 2.本文中孔乙己的内心独白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与原文中孔乙己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相符。 但梦境中 “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罪 ”与原文中孔乙己的容忍、善良迂腐的性格不太吻合,原文中孔乙己并无报复心理。 (共 3 分;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必须具体分析) 一、( 2020 年天津市)阅读《孔乙己》片断,回答 1——3 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 \39。 上大人孔乙己 \39。 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39。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39。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 \39。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39。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39。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39。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39。 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39。 \39。 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39。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39。 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9。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 \39。 君子固穷 \39。 ,什么 \39。 者乎 \39。 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一句, 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没有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 ) A、孔乙己性格随和,人们喜欢和他开欢笑。 B、孔乙 己迂腐不堪,是人们生活中的笑料。 C、孔乙己言谈举止,引人瞩目,令人感到新奇。 D、孔乙己有幽默感,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二、( 2020 年河南)阅读下面小说选段,完成 1—5 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 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 “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这 …… 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 “不要取笑 !”“取笑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已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 ……”他的 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 “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 ’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 件。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 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