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题中问最早,所以应为民国初年。 ... 16. 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 “ 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 „„ 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 ”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 A. 电报 B. 电话 C. 电灯 D. 电影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鲜事物应为电话。 所以 B 项正确。 电报并不能以口互相传话,所以 A 项错误;点灯也不能传话,所以 C 项错误;电影是 1895 年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此时还未出现。 因此 D 项错误。 17. “ 直到 1500年以前,它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 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 这里的 “ 它 ” 是指 A. 地中海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分析 1500 年前后世界的变化,而这个时期最大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使不同的文明逐渐连为一体。 由此可以推断出材料中的 “ 它 ” 指的是大西洋,它把欧洲与美洲连为一体,符合材料,选择 B 项;地中海在新航路中已经 衰落,它是旧航路的中心,所以 A 项错误。 印度洋和太平洋都不是单独连接文明的,因此 C、 D 两项错误。 18. 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 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 资产阶级文明 “ 丝毫不加掩饰 ” 的有 ① 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 ② 在非洲贩卖黑人奴隶 ③ 传播先进生产方式 ④ 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 ②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马克思的话可以看出材料讲述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掠夺的方式不文明的体现。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主要的手段有: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人奴隶、以及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毒害中国人民等。 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不属于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 D 项。 19. 英国塞缪 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 „„ 宣扬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成为 “ 海洋铁路 ”。 这一条 “ 海洋铁路 ” 形成是由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汽船的应用 C. 蒸汽 机车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应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 “ 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 ” 可知应该为汽船的应用,选择 B 项。 能取代帆船时代的是工业革命后的汽船,因此新航路开辟时代更早,因此 A 项错误;蒸汽机车是火车, C 项错误;内燃机取代蒸汽机而不是帆船, D项错误。 20. 英国历史学家哈特维尔认为: “ 工业革命是发生在 1750年和 1850年这一个世纪的作为工业化结果的经济增长。 ” 以下不能说明哈特维尔观点的是 A. 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 B. 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C. 工业革命引 起了 1832年议会改革 D.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在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 C 项中引起 1832 年议会改革不属于经济增长,所以选择 C 项; A、 B、 D 三项都属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所以能够说明。 21. “ 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 上述材料说明 A.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经济全球化的完成 ...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及所学知识可知资本输出的时间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此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因此选择 C 项;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时间在新航路开辟的时候,与此材料不符,因此 A 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时间在 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时间也不符,所以 B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仍在发展之中并未完成,所以 D项错误。 点睛: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体现出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随着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和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材料反映的就是劳动分工,可以判断为 19 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 垄断组织的出现能够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C. 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倒退的表现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而产生垄断,因此垄断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是进步的。 因此错误的选项是D 项; A、 B、 C 三项都是对垄断的正确说法。 23. “ 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因为这种消费需求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 ” 这句话可以用来解释 20世纪美国 A. 20年代的经济繁荣 B.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 80年代的经济复苏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判断这句话说的是超越个人需求能力的消费会带来危机。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正是建立在 “ 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 ” 因此选择 B 项。 A 项是经济危机前的美国经济虚假繁荣,所以 A 项错误;经济滞胀的产 生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失灵,所以 C 项错误; 80 年代的经济复苏是里根政府采用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理论放弃凯恩斯主义,是为了解决“ 滞胀 ” ,因此 D 项错误。 24. 哈佛大学同学福莱尔写信给罗斯福总统: “ 那些 ‘ 没事找事 ’ 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 „„” 福莱尔意在 A. 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 B. 建议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 要求政府整顿银行系统 D. 推动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 “ 罗斯福总统 ”“ 那些 „没事找事 ‟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 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 …… ” 可以看出针对罗斯福新政中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选择 A 项;材料中并未提到建议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所以 B 项错误;整顿银行在材料中未出现,所以 C 项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基本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时其并未出现。 因此 D 项错误。 25. 1933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