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 2分) “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 ‘ 透 ’ 一字妙甚。 ”请简析“透”字的妙处。 ( 3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 16题。 ( 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 谷中,穷冬烈风,大雪 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 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 选自《初潭集》。 ( 2分) 四 支 . 僵劲不能动 持 汤 . 沃灌 腰 . 白玉之环 右备容 臭 . 1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足肤皲裂 而 . 不知 过书舍 而 . 泣 B.余 则 . 缊袍敝衣处其间 一 则 . 愿其不孤 C.腰白玉 之 . 环 无鲜肥滋味 之 . 享 D. 以 . 衾拥被 以 . 中有足乐者 13.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 )( 2分) A 童子 苟 . 有志(苟且) B凡 得 . 学者(能够) C 吾 徒 . 相教(只) D同舍生 皆 被 . 绮绣(通“披”) 14.《论语》与《 ▲ 》《 ▲ 》《 ▲ 》古代被称为“四书”。 ( 3分) 15.翻译划线句子( 4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 ,不求资也。 ▲。 ( 2分) ▲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 16分) 爱的盛宴 张丽钧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 我问他:“回到家。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d a VCD all the morning. At eleven he calls his friend Tom, who is ―ill‖ too. Tom says he will e over after lunch. The two boys play puter games all the afternoon. Tom has to leave at 4 o’clock, as
1两端的电压是 ,所以功率为 3 = , 故 B正确; C、由 I- U图像可得 ,所以电阻为 , 故 C错误; D、由 2P I R 可知:若灯泡是定值电阻,则 L 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等于 4∶1 ,而通过L1电流大,其电阻大,所以消耗的功率大于 4∶1 , 故 D正确。 【考点】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题(共 28分) ( 6分)
题中问最早,所以应为民国初年。 ... 16. 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 “ 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 „„ 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 ”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 A. 电报 B. 电话 C. 电灯 D. 电影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鲜事物应为电话。 所以 B 项正确。
0) +1=34, 2( x﹣ 2020) 2+2=34, 2( x﹣ 2020) 2=32, ( x﹣ 2020) 2=16. 故选: D. 10.如图,点 M是边长为 4cm的正方形的边 AB 的中点,点 P 是正方形边上的动点,从点 M 出发沿着逆时针方向在正方形的边上以每秒 1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 P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 △ DMP面积达到 5cm2的时刻的个数是(
(司马迁《高祖本纪》)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16题。 跨越地平线 高尔泰 ① 小时候,我常坐在山坡上,望着天地交界处那一抹似有似无的蓝色发呆。 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越过那蓝色的边界,踏上未知与未来的起点。 我想象那跨越将不是跨越,而是飞翔。 直到有一天,不知不觉越过了它。 ②那年我十四岁,要到苏州美专上学。 先坐轮船后坐火车,路上要走三天。 初出远门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相关内容,说说 “ 赶趟儿 ” 的意思。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