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错误; B、铁缺乏会患贫血,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火灾发生时,会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上方,为防止人缺氧而死亡,要保持低位,匍匐前进,故选项说法错误; D、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因此液柱会上升,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项为: D. 6.如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 时,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 10ga B.将 t1℃ 时的 c的饱和溶液升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C. a中含有少量 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a D. a、 c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 c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 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 A、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所以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 10ga,故 A正确; B、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 t1℃ 时的 c的饱和溶液升温,仍为饱和溶液,故 B错误; C、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 a中含有少量 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a,故C正确; D、降低 温度 a会析出晶体, b物质不会, a、 c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时, a按照 t1℃时的溶解度计算, c按照 t2℃ 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 c,故 D正确. 故选: B. 7.鱼肝油、猪肝、菠菜中的维生素 A都很丰富,维生素 A( C20H30O)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 A由 C、 H和 O原子构成 B.维生素 A中 C、 H、 O的质量比为 20: 30: 1 C.维生素 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 A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 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解: A.维生素 A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根据维生素 A的化学式 C20H30O,维生素 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1220 ):( 130 ): 16=240: 30: 16,故错误; C.根据维生素 A的化学式 C20H30O,维生素 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1220 ):( 130 ): 16=240: 30: 16,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维生素 A的相对分子质量=1220+130+16=286 ,故错误. 故选 C. 8.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物质中含碳酸盐,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然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氯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某瓶气 体是否是二氧化硫,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并摇晃 【考点】 证明碳酸盐;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 A、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也会变浑浊; B、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解答; C、根据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解答; D、根据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可能是碳酸盐溶液或碳酸氢盐溶液或亚硫酸盐溶液,故错误; B、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证明已 满,故正确; C、将酚酞试液滴人氯化钠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不变色,氯化钠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其溶液呈中性,若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才能说明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正确; D、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二者反应可出现紫色褪去的现象,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故正确. 答案: A 9.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之一为: NaCl+CO2+NH3+H2O═NaHCO 3↓+NH 4Cl,下面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NaHCO3不是 “ 侯氏制碱法 ” 的 最终产品 B.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C.该条件下 NaHCO3的溶解度较大 D.盐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考点】 纯碱的制取;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 A、根据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碱是纯碱碳酸钠进行分析;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氨气的化学式进行判断; C、根据 “NaCl+CO 2+NH3+H2O=NaHCO3↓+NH 4Cl” 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以沉淀的形式析出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铵属于盐,但是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 解 : A、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碱是纯碱碳酸钠,故 A正确; B、氢元素显 +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 +1) 3=0 ,则 x=﹣ 3价,故 B正确; C、由 “NaCl+CO 2+NH3+H2O═NaHCO 3↓+NH 4Cl” 可以看出,碳酸氢钠以沉淀的形式析出,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在该温度下结晶析出,故 C错误; D、氯化铵属于盐,但是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 D正确. 故选: C. 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 “FeCl 3溶液显黄色与什么离子有关。 ” 作为研究课题,以 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 A.观察 NaCl、 CaCl2溶液的颜色 B.观察 Fe2( SO4) Fe( NO3) 3溶液的颜色 C. 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的 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的颜色 D.加水稀释后观察颜色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 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氯离子和铁离子,若要观察使 FeCl3溶液显黄色,应分别观察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颜色,还应该观察使铁离子沉淀后溶液的颜色,这样能够证明究竟是什么离子使溶液显色.无需要观察溶液稀释后的颜色. 【解答】 解: A、 NaCl、 CaCl2溶液无色,说明 Cl﹣ 不显色,所以该选项能证明 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 Cl﹣ 造成的,此项不合题意;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