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内容摘要:

水银 氧 铁 熔点( ℃ ) 30 117 39 218 1525 沸点( ℃ ) 150 78 357 183 2750 30.( 3 分)为了探究光反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上图的实验. (1)由图可知反射角的度数是 . (2) 小 明 想 探 究 反 射 光 线 与 人 射 光 线 是 否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 他 应 如 何 操作 ?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 31.( 4 分)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 “猜想三 ”要选择三根琴弦,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 表中 . . 填上所缺数据: mm2.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2.( 9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 A、 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 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 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 A蜡烛为成像物体. 编号 zi yuanku.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A 铜 60 B 铜 60 C 铜 60 D 铜 80 E 铜 80 F 铜 100 G 钢 80 H 尼龙 80 I 尼龙 100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 A和 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好一些 /差一些). (3)将蜡烛 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 B 与蜡烛 A 像能完全重合,若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靠近 /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变大 /变小 /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能 /不能)显示蜡烛 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现有两块厚 5mm 和 2mm 的 玻璃板,应该选 mm 的玻璃板. 33.( 6 分)如图甲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 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实验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 “适当 ”的含义是: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收 /放出)热量.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非晶体),该物质在第 3min 时处于 态. (4)该物质的熔点为 ℃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 AB 段)升温比熔化后( CD段)升温 (快 /慢). 34. (8 分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为了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