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携带者是正常的, B 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 C 错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 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 结婚,婚后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 因此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 D正确。 18. 已知人眼的褐色对蓝色为显性。 在一个 1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 2020人,褐眼的有 8000人且其中显性纯合子有 3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褐色基因和蓝色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褐眼的有 8000人且其中显性纯合子有 3000 人,即 AA= 3000人,那么杂合子 Aa= 80003000= 5000 人,蓝眼的有 3000 人,即 aa= 3000 人。 根据基因频率概念,可得知 A基因的基因频率= A247。 ( A+ a)=( 23000+5000) 247。 ( 210000)= 0. 55, a 基因的基因频率= 1- 0. 55= 0. 45,故 A项正确, B、 C、 D 项错误。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 ( 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 [(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 2+杂合子个体数) 247。 (总个体数 2 ) ]100%。 ... (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 “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的 1/2”来代替。 如基因 A的频率= AA 的频率+ 1/2Aa 的频率,基因 a 的频率= 1-基因 A的频率。 19.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 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 C.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 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 C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错误 ; 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B 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错误。 【点睛】解答 B选项关键能理清隔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1)生物进化 ≠ 物种的形成 ①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② 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20. 生物多样性 不 . 包括 . .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种群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C 21. 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会时的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B.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之间不可能联会 C. 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联会而形成四分体 D. 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时期具有染色单体, A错误;联会是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两两配对的现象,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之间也具有同源区段,也可以联会,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也没有四分体, C错误;联会是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两两配对的现象, D正确。 22. 一个 DNA分子片段含有 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20%,如果连续复制 3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是 A. 120 B. 420 C. 840 D. 960 【答案】 C 【解析】 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20%, A=40020%=80, A=T=80, G=C=(400802)/2=120个 ,该 DNA片段复制 3 次形成的 DNA分子数是 23=8个,增加了 7个 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量是: 1207=840个 , 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区分第 n次复制与 n次复制需要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 ① 若一亲代 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 1)个。 ② 第 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 1个。 ... 23. 下列关于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假说的叙述, 错误 . . 的是 A.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受粉和相对性状显著的特性 B. 孟德尔在豌豆花蕾期对母本进行了去雄处理 C. 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根据假说推断, 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 1∶1 的雌雄配子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利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有 豌豆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豌豆的相对性状显著,易区分, A正确;豌豆花蕾期,花粉还没有成熟,此时去雄可以避免自花受粉, B正确;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C正确;雌雄配子的比例不相等,一般来说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 D错误。 24.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A. 分别用 32P和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B. 分别用含有 35S和 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全部来自细菌 D. 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C 25. 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物肯定是二倍体 B.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两条染色体 D.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