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联盟20xx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 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这一主要特征。 (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 请考生在第 4 4 46三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改革”大事记 1832年,英国第一次进行议会改革: 取消 一些“衰 败选区 ” ,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 , 新兴工业 城市 获 得较多议席。 同时,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 和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 到 1832年英国大约有 16%的成年男子 获得了 选举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1/ 2的 成年男子 获得了 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许多农民获得选举权, 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1885年通过法案,重新划定选区, 将全国统一划分为 617 个选区,除 22 个城市和牛津、剑桥两个大学选区仍保持两个议席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 1个选区只选 1名代表。 这样基本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1911年,议会又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将议会期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二是下院议员实行薪金制。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下院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 但是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获得通过,上院否决权被极大削弱。 1918年,第四次议会改革, 30岁以上已婚的有自己独立财产的女性获得选举权; 1928年,第五次议会改革, 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初到 20世纪初,英国社会各阶级围绕着议会选举改革、实现普选权 而持续斗争。 但始终以一种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出现,体现了英国民族特性在政治领域内的凝结。 这种渐 进妥协的模式力求找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点,达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避免激进革命带给社会的损害。 ——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资料汇编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10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体现的发展趋势。 ( 5 分) 45.(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国际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增强,依靠两大阵营进行对抗已不可能。 美国和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尤其是美国,长期的全球扩张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又被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拖得精疲力尽,经济陷入困境,霸主地位动摇。 美苏两国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 1969年,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在这种对外战略指导下,美国调整了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并积极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 70年代,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宣称,要把“缓和”摆在“外交政策的首位”,苏联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并着重改善同美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