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1015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D.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分别是组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 24.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 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 持续正常 进行 B.过程 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过程 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 进行 D.过程 ③ 产生的 [H]、 ATP、 CO2都用于过程 ① 25.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果的保鲜要求零下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26.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以是底物不同 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 象 D.叶绿体中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 27. 下列各图分别通过坐标曲线呈现相关非生物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错误的一项是 ( ) A.图 ① 中如果光照强度过大 , 则光合作用的强度会降 低 , 主要是由于 ATP、NADPH 过量积 累 , 会抑制光反应 B. 图 ② 中如果温度过高 , 则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 , 主要是由于酶失去 活性 C. 图 ③ 中如果 CO2浓度过高 , 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增强 D. 图 ④ 中 N、 Mg 等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叶龄有关 , 光合作用强度也会发生变化 28.下列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N 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29.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 [H]将固定的 C3全部还原成 (CH2O) ,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羧基 , H2O 可作为其构成的结构成分 ,生成物中 H2O 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30. 下面甲 → 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 l 转为图 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 乙 → 丙 → 丁 → 丁 → 乙 → 丙 → 甲 → 戊 → 丁 → 戊 → 丙 → 乙 31. 20 世纪 60 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所示为同学探究不同 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 pH 为 3 和 9 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pH 为 13 的试管调到 PH 为 7 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32.下图表 示细胞内过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 8 B.过程 4 的进行需要同种酶的催化 C.图中 7 过程需要 1 过程的参与,而 8 过程中同时进行了 2 过程 D.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通过 2 过程合 成的 ATP 比叶绿体通过 2 过程合成的 ATP 用途单一 H2 O2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pH=b 时 H2O2分解产生的 O2 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pH=a 时, e 点下移, d 点左移 B. H2O2量增加时, e 点不移, d 点左移 C. pH=c 时, e 点为 0 D.温度降低时, e 点不移, d 点右移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 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② 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③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④ 细胞核是 DNA 和 RNA 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⑤ 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糖原、淀粉和维生素的单体 ⑥ 噬菌体细胞中只有一种核酸 ——DNA⑦ 8%的盐酸能够用于洗去卡诺氏液 ⑧ 利用 9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要向里面加入无水碳酸钠,目的是防 止色素被破坏。河北省博野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1015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