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气的分子数为 NA D. C3H8 分子中含 C— H 共价键 2NA 2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 浓度的稀硫酸中,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3.如图装置 , 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 正极变粗 , 负极变细 , 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 ) A.正极: Cu 负极: Zn S:稀硫酸 B. 正极: Zn 负极: Cu S: CuSO4溶液 C. 正极: Ag 负极: Zn S: AgNO3溶液 D. 正极: Fe 负极 : Cu S: AgNO3溶液 2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 , 破坏 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为 Q1 kJ, 破坏 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 kJ, 形成 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 的能量为 Q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Q1+ Q2> Q3 B. Q1+ Q2> 2Q3 C. Q1+ Q2< Q3 D. Q1+ Q2< 2Q3 25.据报道 , 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 , 因为锌电池容量 更大 , 而且没有铅污染 , 其电池反应为 2Zn+ O2=2ZnO, 原料为锌粒 、 电解液和空气。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锌为正极 , 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 负极反应为 Zn- 2e- + 2OH- = ZnO+ H2O C.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解液可能为强酸 26. 20 ℃ 时 , 将 mol N2O4置于 1 L 密闭的烧瓶中 , 然后将烧瓶放入 100 ℃ 的恒温槽中 , 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2O4(g) 2NO2(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 ) ① N2O4的消耗速率与 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1∶ 2 ② NO2的消耗速率与 N2O4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2∶ 1 ③ 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 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 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 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⑥⑦ B.①④⑧ C. 只有 ①④ D.只有 ⑦⑧ 27.有 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 , 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装置一 装置二 装置三 装置四 部 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 ,b 极质量增大 b 极 有气 体产生 , 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 , 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 a 极 流向 d 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 A. a> b> c> d B. b> c> d> a C. d> a> b> c D. a> b> d> c 28.下列金属 :① 铁、 ② 镁、 ③ 锰、 ④ 钒、 ⑤ 铬。 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有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29. 有一种新合成的烃称为立方 烷,它的碳架结构如 右 图所示,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是 C8H8 B.与苯乙烯 ( ) 互为同分异构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