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D.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苏联国情 1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许多大企业集团、保守派敌视新政,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 满,成立了 “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新政 A.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则 B.违背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彻底的自由贸易政策 1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 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基础”。 材料中“这一时期的改革”指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1“ 20 世纪 80 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 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 二战后 凯恩斯主义 的 广泛传播 B.苏联 和 东欧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西欧建立了政治经济联盟 下列最能准确反映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国际关系的一组关键词是 A.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济合作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济合作 D.欧洲联盟 两级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济合作 2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 —— 《贝弗里奇报告 —— 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 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 公正 2从 1933 年 3 月 6 日罗斯福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到同年 6 月 16 日铁路协调法的诞生,这100 天中间国会共同通过 15 项主要立法(总数共 70 页),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 上述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命令 B.经济立法 C.以工代赈 D.整顿银行 2 1950 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 50年代经济„„被国外誉为经济奇迹。 这种奇迹源于联邦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政治集权,经济自由,高额福利三者有机结合 B.政治集权,经济集约,福利丰厚三者有机结合 C.政治放权,市场经济,维护稳定三者有机结合 D.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有机结合 2有人说,邓小平的经济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具体体现在 A.重视商品货币关系 B.把政府和市场结合 C.坚持按需分配原则 D.大力发展军 事工业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 5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1895—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