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2内容摘要:
是 , ( 3)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 , ( 4) 1节课的时间是。 1 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 光污染 ,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__________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 发 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 _______反射的缘故. 1“ 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 ”。 从物理学角度看 “垂柳成荫 ”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形成的, “倒影如镜 ”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形成的 . 三、作图题 ( 每题 2 分,共 6 分 ) 1 如图 1 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已知图 5 是一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确定点光源 S 及其像 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如图 2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 AB在平 面镜 MN中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 20题 10分, 21题 5分,共 15 分 ) 2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 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__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像 (填“虚”或“实” ).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 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 12 所示的实验。 (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2
相关推荐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1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自身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 不正确 的是 (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根,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1对于 “力与运动的关系 ”问题
,是因为它的重心位 置较 (选填“高”或“低”)。 建 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 确定 的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壁是否。 2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 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是 _______作用的结果。 筷子所受 摩擦力的方向是 ________。 6.图 3所示,旱冰鞋上小轮子的作用是通过 的方法, 使 大大减小。 7.自行车刹车时
方向。 7.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 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 (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 )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______。 三
跳,跳得较远 C.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向车行进的反方向跳,跳得较远 D.在以上三种情况里人跳的距离均相同 11. 一块木板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木板向前倾倒,因为( ) A. 木板有惯性,且上端受有向前的水平力 B. 木板有惯性,且下端受有向后的水平力 C. 木板惯性大,小车惯性小 D. 木板上端惯性大,下端 惯性小 1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该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表面的 以及 有关。 1如图 15 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 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 人的前臂是一个 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 1如图 16 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 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图 ____________最费力,图 ____________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