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睛单元试题3内容摘要:

人 陆游《春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_。 图 2 8.如图 3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① 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② 成小水珠或 ③ 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 ④ 变成小水珠,与原来的水珠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如果水珠下落中骤然遇到 0℃ 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 ⑤ 成冰珠,下落时就是冰雹。 (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编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① 、 ② ③ 、 ④ 、 ⑤ ; ( 2)上面 5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填序号号码); 图 3 [来源 :学。 科。 网 ] 9.如图 4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像,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 AB过程中是 态,该过程中要不断 热,温度。 (2)萘在 BC过程中是 状态,温度 ,但需要不断 热,这个过程用了 分钟,萘的熔点是 ℃。 (3)萘在第 4分钟时是 态,在第 8分钟时是 态,在第 20分钟时是 态。 (4)从熔化图像可以看出,萘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图 4 选择题 1.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C.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D. 0℃ 的冰与 0℃ 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 2. 用一支原来示数为 39℃ 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 35℃ ,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 39℃ B. 37℃ C. ℃ D. 35℃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有 ( ) A.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 B.在太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尘土飞扬 C.糖溶在水中,使水变甜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游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有较大的引力 B.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C.液体容易流动,说明液体的分子间主要是斥力的作用 D.气体分子间根本没有相互作用力 5.关于物体分子之间的间 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扩散运动(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不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B.一块铁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泡沫块一压体积变小,说明泡沫分子之间有间隙 D.一根铜丝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之间 没有间隙 6.如图 5是小冰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的情景,在这个探究方案中:( ) ① 图 (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 图 (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 图 (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