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上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检测内容摘要:
后升华 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 ) A B C D 15.在下列过程中, — 定要放热的是 (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 的衣服变干 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 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 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 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利用干冰 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 ) A.雾 B.风 C.雪 D.霜 (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粤沪版八上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检测
相关推荐
)第二个数据 测量时所 用的工具 的分度值 是 __________,准 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 _________.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 ,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 __.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 , , ,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 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
小刚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且位置固定。 ( 1)小刚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如图所示。 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填 “上 ”或 “下 ”)调节。 (第 13 题) (第 14 题) ( 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 ① 移动光屏,则烛焰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
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1 从地球朝月球表面发出的光,经月球表面反射又回到地球经历的总时间为 秒,那么月地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千米. 1两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他们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但读数略有不同,甲同学的读数是 毫米,乙同学的读数是 毫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 1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10个 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10 个 1 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得一个 1 角硬币的 厚度 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刻度尺不能歪斜 ,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m m cm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 16.坐在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则镜中的像是用 手写字;若手离镜面距离为 ,则右手的像到右手的距离为 m. 17.物体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我们能看到这个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 . 18.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表面上时,反射角为 度,若平面镜转过 100的角,则反射光线改变了 度角 . 19.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立竿见影”和“池中的倒影”现象,前者是 形成的
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 锅,能煮熟食物 B. 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13. 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 10 厘米的是( ) A. 篮球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