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四试卷单元练习内容摘要:

寡人之于国也 一、基础知识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 可以 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 以为 东蒙王 D、 用心 一也 下列各句中的 “ 以 ” 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 ) A、是社稷之臣也,何 以 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 以 来之。 C、王好 战 ,请 以 战喻 D、 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 非我也,兵也 ”。 ③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引用士卒作战 “ 弃甲曳兵而走 ” 作比喻为的是要 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看,孟子所谓的 “ 王道 ” 就是 ______,实行王道后的理想社会是 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语段,完成 711 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 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 畜 . 畜:牲畜 B. 申 .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谨 庠序 . . 之教 庠序:学校 D. 黎民 . . 不饥不寒 黎民:百姓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申 之 . 以孝悌之义/ 填然鼓 之 . ,兵刃既接 B.五亩之宅,树之 以 . 桑/ 王好战,请 以 . 战喻 C.百亩之田,勿夺 其 . 时/ 移 其 . 粟于河内 D.非我 也 . ,兵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也 . ,而见者远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 树 . 之以桑 B.然而不 王 . 者,未之有也 C.非能 水 . 也,而绝江河 D. 上 . 食埃土,下饮黄泉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1.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B.孟子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自然地转入了对行仁政的阐述。 C.孟子在最后批评了梁惠王的虐政,从反面证明了自己主张的正确。 D.文章结构严谨,在语言上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具有雄辩的气势。 1过秦论 一、基础知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隶( m227。 ng) 万 乘 . ( sh226。 ng) 锄 耰 . 棘 矜 . ( yōu q237。 n) 笞 . ( chī) 从 . 散约败( z238。 ng) 瓮 牖 . 绳枢( yǒu) . 名城 ( huī) 蹑足 行 . 伍 ( h225。 ng) 度 . 长 絜 . 大( d249。 ji227。 ) 窥 . 周室( kuī) 亡 矢 . 遗 镞 . ( shǐ i) 逡 . 巡( q249。 n)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 . 故业( m227。 ng 承接) 膏腴 . . 之地( gāo y肥沃) . 至尊( lǚ实行)振长 策 . ( c226。 马鞭子) 牖 . 绳枢( yǒu 窗户)鞭 笞 . 天下( ch237。 打) 弊 . ( b236。 疲惫) 逡巡 . . ( j249。 n xn 徘徊)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腴 . ( y) 藩 . 篱( fān) 崤 . 山( xi225。 o) 蒙 恬 . ( ti225。 n) . 巡( qūn) 锋 镝 . ( d237。 ) 蹑 . 足( ni226。 ) 墨 翟 . ( zh225。 i) . 戍( zh227。 ) 鞭 笞 . ( chī) 黔 . 首( qi225。 n) 囊 . 括( n225。 nɡ) . 名城( huī) 户 牖 . ( yǒu) 棘 . 矜( j237。 ) 赢 . 粮( y237。 n) 下列加点词语的 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因遗 策 . (前代的策略) 因 . 利乘便(因为) 一 . (一体) 奋六世之 余 . 烈(余威) 北 . (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 揭 . 竿为旗(揭开) . 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 固 . 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① 蒙 . (继承)故业, 因 . (沿袭)遗策。 ②不 爱 . (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秦人开关 延 . (迎)敌。 ④ 信臣 . . (送信的大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⑤流血漂 橹 . (盾牌)。 ⑥因 河 . (护城河)为 池 . (城池)。 ⑦收天下之 兵 . (兵器)聚之咸阳。 ⑧履至尊而 制 . (制造) 六合 . . (天地四方)。 A、①②③⑤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遗策(由于) /膏腴 . . 之地(肥沃) . 矢遗镞(损失) / 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 (困乏,疲 惫) 牖 . 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 固 . (险固的地势) . 至尊(登上) / 以 致 . 天下之士( 招纳) 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 )。 ,相与为一。 D.余威震于殊俗。 ,百有余年矣。 F.孝公既没。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爱 .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命 . 下吏 命令。 中人 . . 中人:平常的人。 作难 . . 而七庙隳 难:起事、首倡。 ( ) A. ①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②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B. ①蒙故业,因遗策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C.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②信臣精卒陈列利兵而谁何D.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 ( 1)、制:①终岁不制衣则寒( )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 2)、亡: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 ) ( 3)、利: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年矣( )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 4)、固: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5)、因: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②蒙故业,因遗策( )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 6)、延:①秦人开关延敌( ) 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 7)、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 ( 8)、致:①以致天下之士( )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 9)、度:①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②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 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国家无事。 ,非及向时之士也。 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译:(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B. 殽 函之固,自若也。 译: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自然和以前相同。 C.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 译: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了兵车万乘的国势。 D.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译:条件好的失败,而条件差的成功,功业完全相反。 1判断正误 ( l)“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形象地写出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 ) ( 2)题目《过秦论》的“过”是动词。 “过秦”的意思是“超过秦国”。 ( ) ( 3)“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意思是“并吞天下”。 “席”“包”“囊”都是名词作状语。 ( ) (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概括了陈涉起义的结果。 ( ) ( 5)本文全篇分析了秦灭亡的种种原因 ,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 ) ( 6)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 “南 取 . 汉中,西 举 . 巴蜀,东 割 . 膏腴之地,北 收 . 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因遗策 ,赢粮而景 从 ,相与为一 年 (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 /④⑧ /⑤⑥⑦ B.①⑦ /②⑥⑧ /③④ /⑤ C.①⑦ /②③④⑤ /⑥⑧ D.①⑦ /②③⑥ /④⑧ /⑤ ( ) 译: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译: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 来鞭打天下百姓。 译: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收集天下的军队。 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二、 课 内 文段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胜之位,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 棘矜,非 铦 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 絜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锄 耰 . 棘 矜 . ②钩 戟 . 长铩 ③万 乘 . 之势 ④ 度 . 长絜大 ⑤一夫作 难 . q237。 n j237。 ch226。 nɡ d249。 xi22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