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B.如果能激活癌细胞中的 nuc﹣ 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C.发生凋亡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D.生物发育过程中, nuc﹣ 1基因只存在于即将凋亡的细胞中 ,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 加入酶 → 加入底物 → 加入缓冲 液 → 保温并计时 →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缓冲液 → 加入底物 → 加入酶 → 保温并计时 →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底物 → 加入酶 → 计时 → 加入缓冲液 → 保温 →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 → 计时 → 加入酶 → 加入缓冲液 → 保温并计时 →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27.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此为线粒体膜, b和 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O CO2 B.若此为红细胞膜,其上 D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它们,就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C.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 a和 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 K+、 Na+ D.若此为肝细胞膜,当血糖下降时,肝细胞可释放激素 C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 D、 d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 XDY或 XdY也能使胚胎致死)。 现有一对小鼠杂交, F1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 2∶ 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代雌鼠有 2种基因型, 1种表现型 B.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代雌鼠有 2种基因型, 2种表现型 C.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代小鼠随机交配, F2代存活的个体中 d基因频率为 5/7 D. 若致死基因为 D,则 F1代小鼠随机交配, 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 1∶ 3 ,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 ATP B. 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C. 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D.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判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 1中的 A1B1段 B.图 2中 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 1中的 C1D1段变化相同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 2中的 C2D2段 D.若图 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 DNA 数, 则 D1E1段 DNA数与体细胞中 DNA数相等 3H标记 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 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则其 DNA均含 3H; 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 DNA均含 3H; 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 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 0.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32.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 3: 1: 3: 1,雌性为 5: 2: 0: 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AXA和 bbXAXa ,正确的是 A.雄性激素能促进图 2和图 3中细胞的形成 B.图 3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 C.图 3细胞中有 2对同源染色体,有 0个四分体 D.图 1~图 3中的图 2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 1)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 2)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 3)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 ( 4)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 5)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 ( 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越多.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予不会来自母亲 C.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父亲 D.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母亲 二.非选择题(共计 55分) 36.某生物实验小组为 “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1)甲、乙试管构成的实验要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 呼吸,但本装置在设计上存在缺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