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4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完成 5~ 6 题。 临江仙 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 ② 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 ③ 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 ① 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 , 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② 秣 (m242。 )陵 : 与下文 “ 建康城 ” 是同一地方 , 即今江苏南京。 ③ 试灯 :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 , 以祈丰稔 , 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 , 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 BC ) A. 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 , 连用三个 “ 深 ” 字 , 前两个 “ 深 ” 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 , 第三个 “ 深 ” 字有加强语气 、 强化情感的作用。 B. 次句 “ 云窗雾阁常扃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门虽设而常关 ” , 同一机杼 , 都表现了孤傲高洁 、 恬然自适之情。 C. “ 柳梢梅萼渐分明 ” 写出词人喜见之景 : 柳梢吐绿 , 梅萼泛青 , 一片早春风光。 写景如画 , 不设色 , 淡墨勾线 , 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 下片紧承上片 , 触景而伤怀 , 进而追忆往昔 , 对比眼前 , 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 感月吟风多少事 , 如今老去无成 ” , 今昔对比 , 无限感喟。 E. “ 试灯无意思 , 踏雪没心情 ” 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 , 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 , 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 、 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4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A. 表意不明, “ 自己 ” 是指林书豪还是科比。 ,应在 “ 垄断 ”后加上 “ 的问题 ” ; , “ 舞台风格 ” 不能 “ 大饱耳福 ”。 6. 下列各项中 , 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导学号 41594031 ( C ) 俗话说: “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非汉所望也 益 : 更加。 【解析】 B项, “ 别 ” 是 “ 分别隔离 ” 的意思。 6. 下列各句中 , 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 41594265 ( C ) A. 久 之. , 单于使陵至海上 , 为武置酒设乐终不得归汉 , 空自苦亡人 之. 地 B. 武与李陵俱 为. 侍中皆 为. 陛下所成就 C. 今得杀身自效 , 虽. 蒙斧钺汤镬 ,
精纯; C雅:素常; D机: ① 机件, ② 关键。 7. 下列各句中 , 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导学号 41594287 ( B ) A. 虽才高 于. 世尤致思 于. 天文阴阳历算 B. 以. 精铜铸成验之 以. 事 C. 衡 乃.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 , 十年 乃. 成 D. 因. 入京师 , 观太学伺者
(走了两步 )哦,石清,你从哪儿得来这个消息。 (坐下 )怎么,这件事会有人知道吗。 李石清 (明白已抓住了潘月亭的短处 )您放心,放心,没有人知道。 就是我自己看见您签字的合同。 潘月亭 你在哪儿看见这个合同。 李石清 在您的抽屉里。 潘月亭 你怎么敢 —— 李石清 不瞒您说, (狞笑 )因为我在行里觉得很奇怪,经理忽而又是盖大楼,又是买公债的,我就有一天趁您见客的那一会工夫,开了您的抽屉看看
) 导学号 41594186( B ) 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 只闻大师之名 , 不读大师之书 , 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 比之大师孤独的 “ 存在 ” , 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
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 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 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 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 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 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 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 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