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9赤壁赋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 ,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思路解析 这篇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 ,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文中的 “ 客人 ” 和作者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 ,故而 D项 “ 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 错误。 答案 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2)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思路解析 第 (1)句 翻译的重点是 “ 者 ” 字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标志。 第 (2)句翻译的重点也是 “ 者 ” 字 ,这里是代词。 “ 卒 ”, 最终。 参考答案 (1)有一个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 ,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相应和。 (2)流去的 (水 )像这样 (不断地流去 ),而并没有流去。 时圆时缺的 (月亮 )像那样 (不断地圆缺 ),却终于没有增减。 (二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11~14 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二客 从 . 予 ,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 ,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 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 ?” 客曰 :“ 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 ,状如松江之鲈。 顾 安 . 所得酒乎 ?” 归而谋诸妇。 妇曰 :“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 子不时之需。 ”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① ,披蒙茸 ②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 ③ 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 西 . 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 ,俯而不答。 “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 ⑤ 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 ?” 道士 顾 . 笑 ,予亦惊悟。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注 ① 巉 (ch225。 n)岩 :险峻的山岩。 ② 披蒙茸 :披 ,分开。 蒙 ,覆盖。 茸 ,这里指杂草。 ③ 冯夷 :水神名。 ④ 玄裳缟衣 :玄 ,黑色。 缟 ,白色丝织品。 裳 ,下裙。 衣 ,上衣。 ⑤ 畴 (ch243。 u)昔 :往昔 ,从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从 . 予 ,过黄泥之坂 从 :跟随。 安 . 所得酒乎 安 :哪里。 西 . 也 西 :西方。 顾 . 笑 顾 :回头。 思路解析 C项 ,“ 西 ”, 名词用。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9赤壁赋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⑥。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 注 ① 选自《诗经 国风 王风》。 东周大夫行役经镐京地区 ,故宗庙宫室尽为黍稷。 他不禁悲悯西周的颠覆 ,彷徨不忍离开而创作此诗。 ② 行迈 :行走。
)。 x元后是 100元 , 原价是 ( )。 8. 4 个百、 5 个十、 3 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9. =( )运用了 ( )运算定律。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等级 得 分 ( ) 36176。 ,另一个锐角是( )。 12. 540 克 =( )千克 7元 8角 3 分 =( )元 9 吨 40 千克 =( )吨 3 米 6 厘米 =( )米 7 吨 33
米○ 800 米 50 时○ 2 日 2 时 2 吨○ 900 千克 ( 5448) 247。 3○ 5448247。 3 1800 米,走了( )米后正好还剩 1千米。 三、 选一选( 5分) ,乘积一定大于 4200 的是( ) 69 72 71 29个足球,每个足球的售价是 78 元。 带( )元去商店就行了。 元 元 元 : 8:00— 11:00, 13:00— 20:( )。 小时
特 . 百倍于台而已哉 特 :只。 思路解析 A项 ,丽 :依附 ,靠近。 B项 ,名 :命名 ,称作。 C项 ,寻 :连续。 答案 D 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 /得丧忽往而忽来者 /欤而或者欲以夸世 /而自足则过矣 /盖世有足恃者 /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而况于人事之得丧 /忽往而忽来者 /欤而或者欲以夸世 /而自足则过矣
,也有在归途中的伤悲。 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1)“ 我 ” 是一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思念家乡、退伍归来的士卒。 (2)“ 我 ” 深明大义 ,在国家遭遇外敌侵略时 ,舍生忘死。 “ 我 ” 又反对战争 ,渴望和家人团聚 ,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9 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 :“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 ,真情实景 ,感时伤事 ,别有深情 ,非言可喻。 ” 请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解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 (二)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 “ 吃哪一碗。 ” “ 有蛋的那一碗。 ” 儿子指着卧蛋的那一碗。 “ 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 ” 父亲说, “ 孔融七岁能让梨,你 10岁了啦,该让蛋了吧。 ” “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