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word综合测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 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在家中清洗带油污的餐具,用下列哪种方法清洗最干净( ) A.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B.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C.只用冷水 D.只用热水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 清洗餐具效果最好 :油污清洗更彻底,清洗所花费时间更少、清洗更便捷.从这两点对四种清洗方法进行对比. 油污不溶于水,只使用水,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不能把餐具上的油污清洗掉.所以方法C、 D清洗效果很差; 使用冷水滴加 2滴洗涤剂,由于水温较低,微粒运动速度慢,乳化则需要较长时间,清洗效果不理想.所以方法 A还不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方法 B,综合了上述几种方法的优点,克服不足,使用热水滴加 2滴洗涤剂的方法,温度高微粒运动加快,使乳化更快、更彻底.所以,在以上四种方法中,该方法清洗餐具效果最好,洗涤最干净. 【解答】 解: B选项清洗餐具 效果最好,洗涤最干净. 原因:用冷水难于去掉油污,而热水只能清理极少量油污.而冷水加洗涤剂乳化较慢,效果不特别好.只有用热水,温度高,微粒运动快,使乳化更快、更彻底,洗涤最干净. 故选 B 【点评】 不溶于水的油污可以加入乳化剂使之与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而除去.乳化所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所以仍不属溶液. 8.如图是 MgS04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 时, MgS04和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 时的 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 t2℃ 时, 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2℃ 时的 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有关意义进行分析,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物质,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反之则升高温度,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 t1℃ 时, MgS04和 NaCl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A错误; 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 t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 t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B正确; C、 t2℃ 时, 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 C错误; D、 t2℃ 时的 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9.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 D.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 化钠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则会导致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所量的值,溶剂的质量偏大,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不能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为加快固体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各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图 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t2℃ 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 将至 t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 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 或放热现象.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分析解答;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D、 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描述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 将至 t1℃ 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一定相等,故描述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逐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D、 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故选: B. 【点评】 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对溶液温度的影响,并能结合图示分析和解答问题,要据题意和选项细心解答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20xx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word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例 :她把小鱼扔进了大海。 小鱼被她扔进了大海。 例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刘爽。 八、阅读短文。 (16 分 ) (一 ) 太阳渐渐落山了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 这时 ,忽然听到有响动 ,他们赶紧坐起来一看 ,一只大熊过来了。 石光猛地站了起来 ,丢下陈方 ,转身就爬上了旁边的大树。 陈方不会上树 ,但他知道熊不吃死人 ,就直挺挺地躺在石板上装死 ,一口气也不敢出。 熊走过来
□√ ”轻的画“ □○ ”。 三、比远近 (10 分 )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 ”。 四、实践能力题 (7 分 )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 )里打 √。 ( ) ( ) ( ) 五、多 □√ ,少 □○ (6 分 ) 六、 ,大 □√ ,小 □○ (10分 ) 2.比一比,厚的画 □√ ,薄的画
12 胎,每胎 3 一 6 仔。 刺猬适应能力强,疾病较少,没有传染性疾病,只要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得当,刺猬是很少得病的,主要疾病是肠炎、皮癣、寄生虫等,一般用人类相应的药物就可治疗。 由于刺猬性格温顺,不会随意咬人,动作举止憨厚可爱,深得少年儿童的宠爱,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家庭宠物。 、 、 和 等。 ( )。 ( )。 请用“ ”画出有关语句。 (背面还有试题 ) 六、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从甲堆煤中取出 17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 原来甲、乙两堆煤的 质量之比是 ( )。 A、 3: 4 B、 7: 5 C、 5: 7 D、 8: 6 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无法确定 53 的分母增加 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扩大
的 ,第二只猴子发现 是关着的。 ? 八、课外阅读。 松鼠 (节选 )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十分机灵。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 ,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 ,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 清朗的夏夜 ,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 ,互相追逐嬉戏。 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 ,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 只在树枝被 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 ,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但是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ften _____________(do) she ____________ (watch) TV ? Once a day. 39. (jump)____________ is his favorite activity. 40. She’s going to ____________(stay) with her aunt and uncle. my mom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