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word综合测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 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在家中清洗带油污的餐具,用下列哪种方法清洗最干净( ) A.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B.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C.只用冷水 D.只用热水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 清洗餐具效果最好 :油污清洗更彻底,清洗所花费时间更少、清洗更便捷.从这两点对四种清洗方法进行对比. 油污不溶于水,只使用水,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不能把餐具上的油污清洗掉.所以方法C、 D清洗效果很差; 使用冷水滴加 2滴洗涤剂,由于水温较低,微粒运动速度慢,乳化则需要较长时间,清洗效果不理想.所以方法 A还不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方法 B,综合了上述几种方法的优点,克服不足,使用热水滴加 2滴洗涤剂的方法,温度高微粒运动加快,使乳化更快、更彻底.所以,在以上四种方法中,该方法清洗餐具效果最好,洗涤最干净. 【解答】 解: B选项清洗餐具 效果最好,洗涤最干净. 原因:用冷水难于去掉油污,而热水只能清理极少量油污.而冷水加洗涤剂乳化较慢,效果不特别好.只有用热水,温度高,微粒运动快,使乳化更快、更彻底,洗涤最干净. 故选 B 【点评】 不溶于水的油污可以加入乳化剂使之与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而除去.乳化所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所以仍不属溶液. 8.如图是 MgS04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 时, MgS04和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 时的 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 t2℃ 时, 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2℃ 时的 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有关意义进行分析,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物质,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反之则升高温度,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 t1℃ 时, MgS04和 NaCl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A错误; 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 t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 t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B正确; C、 t2℃ 时, 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 C错误; D、 t2℃ 时的 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9.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 D.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 化钠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则会导致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所量的值,溶剂的质量偏大,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不能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为加快固体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各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图 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t2℃ 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 将至 t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 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 或放热现象.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分析解答;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D、 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描述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 将至 t1℃ 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一定相等,故描述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逐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D、 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故选: B. 【点评】 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对溶液温度的影响,并能结合图示分析和解答问题,要据题意和选项细心解答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