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考生物四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确的是( ) A.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B.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 D.次生演替的速度常快于初生演替 【考点】 F6:群落的演替; F1:种群的特 征.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J”型曲线是指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指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消长情况不同.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 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 解: A、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 A 错误; B、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B 错误; 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消长情况不同,一定时期可能有 J 型增长,也可能有些种群数量减少, C 错误; D、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而初生演替条件恶劣,故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 D 正确; 故选: D. 5.埃博拉出血热( EBHF)是由 EBV(一种丝状单链 RNA 病毒)引起的, 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 EBV的 RNA 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 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 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B.过程 ① 所需的所有成分都有宿主细胞提供 C.过程 ① 所需嘌呤数与过程 ③ 所需嘌呤数相同 D.参与过程 ② 的 RNA 只有 2 种 【考点】 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7I: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病毒. 【分析】 由题意知,埃博拉病毒是 RNA 病毒,埃博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核酸﹣蛋白复合体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图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① 以埃博拉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mRNA, ② 以 m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③ 是以 m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埃博拉 RNA,埃博拉 RNA 和② 合成的蛋白质组装形成子代埃博拉病毒. 【解答】 解: A、由题意知,由于蛋白质和 RNA 都进入宿主细胞质,因此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 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A 正确; B、过程 ① 中 的模板及酶来自埃博拉病毒, B 错误; C、 RNA 是单链结构, ①③ 过程是以 R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① 过程形成的 mRNA 的嘌呤数 =模板 RNA 中的嘧啶数,因此 ① 所需嘌呤数与过程 ③ 所需嘌呤数不一定相同, C 错误; D、 ② 过程是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 tRNA、 mRNA、 rRNA 三种, D 错误. 故选: A. 6.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关于突变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为染色体易位(移接)所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考点】 95: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94:基因突变的原因.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 解: A、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敏感基因,说明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A 错误;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B 正确; C、若为染色体易位(移接)所致,如果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 错误;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可能不编 码肽链,也可能编码的肽链发生改变, D 错误. 故选: B.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如图甲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丙是某动物体内 5 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 1)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蓝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若要证明甲为活细胞,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法: 观察甲细胞无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或用台盼蓝染色,若细胞不着色为活细胞.) . ( 2)乙图中 ② 上的 糖蛋白 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 K+从乙细胞排出时, 不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 ⑥ 提供的能量,这表明 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 . (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图丙中 D 所示的细胞和体细胞在染色体的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 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考点】 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61: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分析甲图: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 1~ 9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叶 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液泡. 分析乙图:图乙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 ①~⑨ 依次是核糖体、细胞膜、。20xx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考生物四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B 的图象和性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实数 m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 ∵ 函数 f( x) =Asin( 2x+φ)﹣ ( A> 0, 0< φ< )的图象在 y轴上的截距为 1, ∴ Asinφ﹣ =1,即 Asinφ= . ∵ 函数 f( x) =Asin( 2x+φ)﹣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 ∴ 2• +φ=kπ+ ,k∈ Z, ∴ φ= , ∴ A•sin = ,
子很好听。 九、连词成句。 (8 分 ) 树枝上 红红的 挂在 飞来飞去 蓝天上 在 我 是 东东 和 玩耍 上 草地 在 十、读短文 ,完成练习。 (15 分 ) (一 ) 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动手不动脑 ,事情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和。 做工靠 ,思考靠。 (4 分 ) 情要用 又用。 这样才能有。 (3 分 ) (二 ) 冬
多少呢。 与 1毫升有什么关系呢。 所容纳的 液体 比较 多 的时候就用 升 作单位。 所容纳的 液体 比较 少 的时候就用 毫升 作单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下图中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 位,哪个是体积单位。 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练一练: 判断:
5 分米 50 厘米 =( ) 二、判断。 ( 8分) 一张床长约 22dm。 ( ) 明明的身高 150cm,红 红的身高 15dm,两人一样高。 ( ) 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 km, m 做单位。 ( ) 飞机每小时飞行 800 米。 ( ) 三、计算。 ( 28分) 口算。 ( 16 分) 99= 85— 35= 78= 35+7= 45247。 9= 45+20= 100— 60=
0 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二、判断正误 12 分 一个圆柱体状的杯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 若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 圆柱体的高不变,底面半径如果扩大三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9倍。 ( ) 如果一个物体上下两个底是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则这个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 3倍。 ( )
宽是 6 厘米,长是 ( )厘米 二、判断。 (5 分 ) ① 0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 ) ② 在含盐率为 2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1∶ 4。 ( ) ③ 如果 7A=3B, (A、 B 都不等于 0),那么 A∶ B=3∶ 7。 ( ) ④ 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⑤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这个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13。 ( )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