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作坊”亲子小组策划书内容摘要:

“厨艺作坊”亲子小组策划书 1“厨艺作坊” 亲子主题小组计划书 一、 活动综述 活动名称 “厨艺作坊”亲子主题小组活动主题 “民以食为天” ,让孩子早些接触烹饪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从小让孩子接触刀和火,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手脚更加的灵活,还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衍生出一种专门的教育方式,叫厨房教育。 社工在平时的社区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希望中心能开展一些亲子类的小组活动,孩子们也表示对厨艺很感兴趣。 针对这一需求,结合学习厨艺带给孩子们的好处,我们决定开展本次“厨艺作坊”亲子主题小组。 活动理念 / 理论架构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改变,逐渐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小组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真实地表现自我、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样组员就能够充分分享利用这个资源,从而形成适应性行为,最终在心理成面达到一定的改变,提升自己的兴趣,并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工作人员还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组员的积极行为和态度及时给予正面的称赞和评价,使该行为或态度得到满足,加强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2、人际互动理论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 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活动目标1、整体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能够能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交流及感情,使他们更加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2、子目标:1)让孩子学会正确、安全的使用厨房用具2)在家长的协助下,让孩子自己动手,体验烹饪的乐趣3)让孩子学会将自己的想法正确的向家长表达出来,家长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以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交流4)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制作出一盘满意的美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活动所需物品 电磁炉炒锅铲子烹饪所需材料(油、盐、酱、醋、味精等) 动日期 每节活动主题及主要内容 负责人第一节相互认识,形成小组:让组员相互认识熟悉,拟定小组规范,初步形成小组1、 学习制作果盘,让组员体验其中的乐趣,2、 活动总结与感想,了解组员对小组内容的看法与希望,以便及时作改进第二节 初入厨房:让孩子认识厨房用具,并学会正确、安全的使用一些厨房中的危险用具,然后学习制作寿司1、 对上次活动作简单总结2、 学习、分享厨房安全常识3、 学习制作寿司4、 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分享感受,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第三节各显神通:让家长自由发挥,做一道拿手菜或者是家乡菜,孩子在一旁观看或协助,让孩子感受家长的辛苦,最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1、 组员间分享自己的拿手菜,并讲解下做法2、 聚餐时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分享活动感受第四节亲子齐上阵,大家来聚餐:1、 亲子热身小游戏2、 让家长与孩子合作,共同制作出一道菜,以此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3、 然后大家一起来分享厨艺成果,4、 最后总结分享活动感受活动详情第五节与组员回顾小组历程,肯定组员在参与小组前后的成长,鼓励组员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家庭生活中,大声说出“我爱你” ,增进亲子间对彼此的了解,以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同时处理离别情绪,结组。 1)电话回访招募;(2)430 学堂中招募;(3)摆点招募;(4)居委宣传招募。 活动所需人力资源 中心 2 名社工协办者或协办单位 机构同工及义工活动的评估方法 察组员的参与度;观察现场气氛;观察组员的回响。 参与活动的组员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中心培训的保健知识了解程度等方面的改变结果进行成效评估。 参与者的签到表、组员参与程度、满意度评估表、社工自我评估、督导评估项 目 预计开支 预计收入 3财政预算电磁炉炒锅烹饪所需材料一次性饭盒刀具水果可预见的困难及对策可预见的困难及对策:1、 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出席状况对策: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小组时间,在每节小组活动之前玩热身游戏,在小组过程中,尽量关注每位成员并及时做好反馈,让成员感到自己被关注2、 小组成员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热水、油锅、刀具等)。 对策:安全第一,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热水、油锅、煤气、火、刀等都是不安全因素,家长必须在一旁看着孩子,同时社工注意协助;活动前向组员讲解自我保护和怎么防止受伤;准备好一些急救的药品。 二、活动的详细计划第一节:相互认识,形成小组日期/时间: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所需物资及数量 负责人8 分钟 介绍小组日常安排,消除组员间的陌生感社工自我介绍并阐明今天活动的目的,引导开展破冰小游戏无10 分钟 缓和气氛,消除组员的紧张感,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制定小组规范,使组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所有组员坐在一起围成一圈,以茶话会形式让组员进行自我介绍,社工协助组员共同讨论制定小组规范,并进行签名一次性杯、茶水、水果、棉花糖等小朋友喜欢的食品,水性马克笔、卡纸40 分钟 学习制作果盘 由社工讲解或是组员分享制作果盘的技巧,让家长同孩子协作来动手水果 刀具 盘子 4第二节:初入厨房:让孩子认识厨房用具,并学会正确、安全的使用一些厨房中的危险用具,然后学习制作寿司日期/时间: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让孩子拿着刀具),注意安全10 分钟 分享成果,总结感受 大家围坐一圈,在分享制作成果的同时发表下自己的参加活动的感受无8 分钟 澄清组员的期望与疑虑,进行总结与说明向组员讲解开展此次小组活动的目的和安排,澄清组员的目标,总结此次的小组活动,并向成员说明下节小组活动的安排。 无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所需物资及数量 负责人5 分钟 让组员了解活动的安排及流程与组员一同回顾上节内容并简要说明此次小组活动的安排。 无15 分钟 缓解气氛,消除陌生感觉,培养家庭成员的合作意识通过小游戏增加家庭成员间的合作能力。 两人三足跑,需要亲子间的配合才能做好,游戏后社工引导组员分享游戏感受绳子15 分钟 学习分享厨房小常识 让组员分享一些厨房安全小常识,社工在加以补充,让孩子认识厨房用具,并学会正确、安全的使用一些厨房中的危险用具白板 笔 电脑及投影30 分钟 学习制作寿司 由社工讲解或是组员分享制作寿司的流程与技巧,让家长同孩子协作来动手进行制作,增强合作意识,做寿司所需要的材料 5第三节:各显神通:让组员自由发挥,做一道拿手菜或者是家乡菜,孩子在一旁观看或协助,让孩子感受家长的辛苦日期/时间:第四节:亲子齐上阵,大家来聚餐:让家长与孩子合作,共同制作出一道菜,以此来增进亲子制作过程中让家长多听听孩子的想法15 分钟 分享成果,总结感受,对本次活动作简要的总结大家围坐一圈,在分享制作成果的同时发表下自己的参加活动的感受;社工针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进行简要总结并说明下一节的活动(准备拿手菜)。 桌子 圆凳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所需物资及数量 负责人10 分钟 让组员了解此次小组的流程,热身游戏,提高组员参与的热情。 总结上节活动情况,并说明这节活动的安排,热身游戏“追地雷”(家长在脚上缠上气球,让孩子去踩气球,家长躲,最后要让孩子踩到,以免孩子生气)。 气球若干 绳子30 分钟 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让组员自由发挥,做一道拿手菜或者是家乡菜,孩子在一旁观看或协助,让孩子感受家长的辛苦,以体谅家长电磁炉、炒锅、烹饪所需材料、一次性饭盒、刀具10 分钟 成果、感受与经验分享,说出想说的话,学会表达对家长的爱大家围坐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同时让组员分享自己做拿手菜的经验技巧,组员间相互学交流,鼓励孩子说出想要对家长说的话(妈妈你真棒)或者写在卡片上卡片 笔 桌子 圆凳20 分钟 引导组员分享小组过程中的成长,增进组员彼此间的感情社工引导组员分享活动的收获与感受(亲子间和组员间) ,鼓励组员积极发言,对本次活动作简要的回顾总结,对下节小组进行说明。 无 6间的感情日期/时间:第 5 节:与组员回顾小组历程,肯定组员在参与小组前后的成长,鼓励组员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家庭生活中,构建一个和谐家庭,同时处理离别情绪,结组。 日期/时间: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所需物资及数量 负责人25 分钟 回顾总结上次活动,介绍本次活动内容热身游戏社工引导组员对上节活动作简要回顾,指明本次活动的内容;游戏:小蝌蚪找妈妈(规则:家长站成一排,社工蒙住孩子的眼睛,家长打乱排序,孩子按顺序认领自己的父母。 孩子可以通过摸父母的手(手上的戒指、镯子)或者胳膊认出自己的父母。 如果认为摸到了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就告诉社工,并在社工的帮助下站到家长后面。 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的默契,拉进亲子间的距离,黑色的布条50 分钟 培养亲子间合作意识,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让家长与孩子合作制作一道菜,以此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电磁炉、炒锅、烹饪所需材料、一次性饭盒、刀具25 分钟 分享成果,引导总结, 组员们分享厨艺成果,分享活动感受(社工可以加以引导)鼓励组员积极发言,让孩子学会表达桌子 圆凳5 分钟 总结 回顾,说出心理话社工针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给家长与孩子各一张卡片,写上最想对对方说的一句或几句话,简要说明下一节的活动安排,并说明下节将是本次小组的最后一节。 卡片 笔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活动细节/注意事项 所需物资及数量 负责人20 分钟 回顾总结小组的成长历程与组员一同回顾小组的成长历程,总结小组开始以来组员的进步,给予多多的鼓励(整节活动可以放些舒缓的音乐)音箱 720 鼓励家长和孩子分别表现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增进彼此了解,调动家庭成员各方积极构建和睦融洽家庭。 以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让家长和孩子互相表达堆放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家长和孩子各一组分享感受:社工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喊您们爸爸妈妈,您们把我们当宝贝。 在我们眼中您们高大完美,在您们眼中我们永远天真可爱。 我们所处不同的时代但我们的心并不隔离反而紧紧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血浓于水,亲情至上。 感谢父母,感谢孩子们。 )白纸 水笔20 分钟 培养和鼓励小组成员自助自决的能力社工举例在小组过程中组员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告诉组员他们的潜力,培养自助自决10 分钟 处理离别情绪,合影留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