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v2= 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的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 B. C. D. 【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即 G =m ;此题把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迁移的某颗星球上面 【解答】 解:设地球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绕其飞行的卫星质量 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 =m ① 在地球表面 G =mg② 第一宇宙速度时 R=r 联立 ①② 知 v= 利用类比的关系知某星体第一宇宙速度为 v1= 第二宇宙速度 v2与第一宇宙速度 v1的关系是 即 v2= = = 故选: C. 【点评】 通过此类题型,学会知识点的迁移,比如此题:把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迁移的某颗星球上面.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电源内阻为 r,串联的固定电阻为 R2,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是 R1,电阻大小关系为 R1=R2=r,则在滑动触头从 a端滑到 b端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B.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滑动变阻器 R1上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闭合电路的欧 姆定律. 【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 滑动变阻器的两个部分并联后与电阻 R2串联接到电源中,分析在滑动触头从 a端滑到 b端过程中,电阻的变化情况,根据闭合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的变化情况,当外电路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解答】 解: A、当滑动变阻器从 a→b 移动时 R1作为并联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是先减小后增大,故 A正确; B、路端电压 U=E﹣ Ir,因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故 B正确; C、当 R 外 =r的时候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当滑片在 a端或者 b端 的时候 电路中 R 外 =r 所以输出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的,故 C错误; D、串联电路 当 R< R2时,电阻越大消耗的 P越大,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故 D错误. 故选 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滑动变阻器滑片 P从最右端 → 中间 → 左端总电阻变化情况的判断. 7.如图所示,宽度为 d的双边界有界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 MN边界上的 A点沿纸面垂直 MN以初速度v0进人磁场.已知该带电粒子的比荷 = . 其中 A′ 为 PQ上的一点,且 AA′ 与 PQ垂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将向下偏转 B.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2d C.该带电粒子打在 PQ上的点与 A′ 点的距离为 d D.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 根据左手定则确定粒子的偏转方向.根据半径公式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通过几何关系求出带电粒子打在 PQ上的点与 A′ 点的距离,根据圆心角,通过周期 公式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解答】 解: A、由左手定则知,该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将向上偏转,故 A错误. B、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靠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R= ,又因为带电粒子的比荷 = ,故有 R=2d,故 B正确. C、由图可知,通过几何关系知,该带电粒子打在 PQ上的点与 A′ 点的距离为s= = ,故 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为 ,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 ,故 D正确. 故选: 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关键作出粒子在磁场中 的运动轨迹,结合几何关系,运用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进行求解,难度不大. 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 O点的虚线 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 P、 Q分别从 A、 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和 a2,电势能分别为 Ep1和 Ep2,过 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和 v2,到达 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 t1和 t2,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 A. a1< a2 B. Ep1< Ep2 C. v1< v2 D. t1> t2 【考点】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 【专题】 定性思想;推理法;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非匀强电场中,距离相等的两点间,场强越大,电势差越大.根据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判断动能变化量的大小 【解答】 解: A、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 a1>a2.故 A错误 B、过 A点画出等势面,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 A点电势大于 B点电势,由于带负电,所以 Ep1< Ep2.故 B正确 C、粒子 P、 Q在 A、 B两点分别到 O点.有 AO点间的电势差大于 BO点间的电势差,所以粒子 P的动能减小量大于粒子 Q的动能减小量,所以 v1< v2.故 C正确 D、带负电的粒子 Q 从 B运动到 O沿水平方向分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带负电的粒子 P从 A运动到 O的加速度, P、 Q位移相同,水平方向,做减速运动,所以 t1> t2,故 D正确 故选: BCD 【点评】 本题虽然是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但只要我们理解了电场线的特点就能顺利解决 二、必考题:共 11题, 129分 9.( 2020春 •泉州校级期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 A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① 把左端带有挡板的足够长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块 A置于挡板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水平连接物块 A,另一端 跨过轻质定滑轮挂上与物块 A质量相同的物块 B.用手按住物块 A,使 A、 B保持静止. ② 测量物块 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 ③ 释放物块 A,待物块 A静止时测量其运动的总距离为 s(物块 B落地后不反弹). 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知 μ= . ( 2)由于存在空气阻力,该实验所求 μ 值比真实值 偏大 .(填 “ 偏大 ” 或 “ 偏小 ” ) 【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首先分析题意,知道两物块的运动情况,找出 B物体落地后, A的 运动位移,据动能定理求解即可;从能量守恒定律的角度分析误差. 【解答】 解:( 1)据题境可知, AB两物体一起运动,当 B物体落地后, A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 设 B物体落地瞬间时, A 和 B的动能都为 Ek,据能量守恒可知, mgh﹣ μmgh=2E K 当 B落地后, A做匀减速运动, A的位移为 s﹣ h,据动能定理得:﹣ μmg ( s﹣ h) =0﹣ Ek 联立以上两式得: μ= ( 2)当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时,有产生的热量,会使 B物体落地瞬间时, A 或 B的动能减小;使 B落地后, A做匀减速运动, A的位移为 s变小,所以会使 μ 偏 大. 故答案为:( 1) ;( 2)偏大. 【点评】 根据题境明确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找出位移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核心,灵活应用能量守恒分析误差,题目有点难度. 10.( 2020•成都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 a)的电路测量规格为 “6V , ” 的小型直流电动机 M中线圈的电阻(阻值约为几欧姆). R0为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 ① 调节 R时应控制电动机 不转动 (转动或不转动)时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② 若电压表示数是 ,电流表示数如图( b),读得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