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xx年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们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了一种冬天取暖的电路模型。 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 S,灯泡 L发光,发热电阻丝 R1工作;温度较低时,可再闭合 S S2,由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开始工作。 电源电压为 24V, R2上标有“ 100Ω 3A”的字样,电流表 的量程为 0~ 0. 6A,电流表 的量程为 0~ 3A,灯泡上标有“ 12V 3W”的字样。 ( 1)闭合 S,断开 S S2,灯泡正常工作,求 R1的阻值。 ( 2) S、 S S2均闭合时,求滑动变阻器 R2上消耗电功率最大值。 七.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共 35分) 38.(7分)用焦距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 倒立 ____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② ________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 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 4)晓红在早上 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 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39.(7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 、“丙”或“丁”)。 (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超程度”) (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 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所示,重新实验,发现效果更好。 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0.( 10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 6Ⅴ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Ⅴ (灯丝电阻约为 12Ω). ( 1) 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 A”或“ B”) A.“ 10Ω ”的滑动变阻器 B.“ 20Ω ”的滑动变 阻器 ( 2) (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 到 端(选填:“ A”或“ B”). (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 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 (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Ⅴ ;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 A”或“ B”). ( 6)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 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额定功率为 W. ②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 变化的影响. 41.(5分)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 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 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名同学的判断 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 (2)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__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 (3) 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 103 J/ (kg℃ ),则乙的比热容是 __________J/(kg℃ ). 42.(7分)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 2)第 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次实验是用 ______图做的;第 4 次实验是用 ______图做的。 (选填“ a”、“ b”或“ c” ) ( 4)分析第 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 3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 ( 5)分析第 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