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内容摘要: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 期 18. 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19. 3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 ”诗中反映的是中国 20世纪 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 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 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20. 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 料,其中选材 不当 . . 的是 A.邓稼先 —— 两弹元勋 B.焦裕禄 —— 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 —— 铁人 D.张謇 —— 状元实业家 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 ,回答问题 (8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1 分 )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2分 ) 材料三 1957年和 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 粮食 (忆公斤 ) 1435 棉花 (万担 ) 3280 2126 油料 (万担 ) 7542 3405 生猪存栏数 (万头 ) 14590 8227 (3)导致 1960年农韭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 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 (1979年 )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分 )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 22.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最。 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左图为 1951年 3月 1日山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