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xx-20xx学年高三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牵引力的变化,结合 P=Fv 判断功率的变化.在 t1~ t2时间内功率不变,根据 P=Fv 判断牵引力的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求牵引力做的功. 【解答】 解: AB、在 0~ 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ma,牵引力不变.根据 P=Fv 知,功率增大.故 A、 B 错误. C、 t1~ t2时间内,功率不变,根据 P=Fv 知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知加速度减小.故 C 正确. D、 t1~ t2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 W﹣ Wf= mv22﹣ mv12.可知牵引力做功 W不等 于mv22﹣ mv12.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是机车起动问题,要理清汽车的运动过程,知道匀加速运动阶段,牵引力不变,达到额定功率后,功率不变,结合 P=Fv 进行分析. 6.( 4 分)( 2020•南通二模)质量为 m的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分别描述了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 a、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和动能 Ek、机械能 E 随下落位移 h 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球下落过程加速度的变化进而得到其速度的变化情况, v﹣ 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动能的变化等于合外力做的功,阻力做的功等于球机械能的变化量. 【解答】 解: A、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 f=k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kv=ma,得 a=g﹣ ①,开始时 v 比较小, mg> kv,球向下加速,当 v 逐渐增大,则 a 减小,即球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又 v=at ②, ①②整理得: a= ,可见 a 不是均匀减小,故 A错误; B、由前面分析知球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其斜率应该逐渐减小,故 B 错误; C、由动能定理: mgh﹣ fh=Ek,即 Ek=( mg﹣ kv) h,由于 v 是变化的,故 Ek﹣ h 不是线性关系, C 错误; D、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 fh=E﹣ E0 v 逐渐增大,则 f 逐渐增大,即 E﹣ h 图象的斜率逐渐变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借助数学函数知识考查了动能定理以及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等功能关系,原则就是将利用功能关系列出的方程整理成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分析其斜率的物理意义. 7.( 4 分)( 2020 春 •抚州校级月考)雨天的野外骑车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 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 “沉重 ”.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 4 所示,图中 a、 b、 c、 d 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四个特殊位置,则( ) A.泥巴在图中 a、 c 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b、 d 位置的向心加速度 B.泥巴在图中的 b、 d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C.泥巴在图中的 c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D.泥巴在图中的 a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分析】 a、 b、 c、 d 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公式 a=rω2分析向心加速度大小.用手摇脚蹬,使后轮快速转动时,泥块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当提供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解答】 解: A、 a、 b、 c、 d 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半径也相等,根据公式 a=rω2分析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都相等,故 A错误. BCD、泥块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 F=mω2r 知:泥块在车轮上每一个位置的向心力相等,当提供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所以能提供的合力越小越容易飞出去. 最低点,重力向下,附着力向上,合力等于附着力减重力, 最高点,重力向下,附着力向下,合力为重力 加附着力, 在线速度竖直向上或向下时,合力等于附着力, 所以在最低点 c 合力最小,最容易飞出去.故 C 正确, B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该题是一个实际问题,泥块被甩下来要做离心运动,当提供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8.( 4 分)( 2020•郑州三模)如图所示,边长为 1m 的正方体空间图形 ABCD﹣ A1B1C1D1,其下表面在水平地面上,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顶点 A在 ∠ BAD 所在范围内(包括边界)分别沿不同的水平方向抛出,落点都在 A1B1C1D1平面范围内(包括边界).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 面, g取 10m/s2.则( ) A.小球落在 B1点时,初始速度为 m/s,是抛出速度的最小值 B.小球落在 C1点时,初始速度为 m/s,是抛出速度的最大值 C.落在 B1D1线段上的小球,落地时机械能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是 1: 2 D.轨迹与 AC1线段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相同 【分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由分位移公式求初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落地时机械能. 【解答】 解: A、小球做平抛运动,由 L= 得 t= ,下落高度相同,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 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的落地点距离 A越近,则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越小,所以小球落在 B1点时,不是抛出速度的最小值; 落在 C1时水平位移最大,最大位移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 L,由: 得: m/s,故 A错误, B 正确. C、落在 B1D1线段上的小球,落在 B1D1线段中点的小球落地时机械能的最小,落在 B1D1线段上 D1或 B1的小球,落地时机械能的最大.设落在 B1D1线段中点的小球初速度为 v1,水平位移为 x1.落在 B1D1线段上 D1或 B1的小球初速度为 v2.水平位移为 x2. 由几何关系有 x1: x2=1: ,由 x=v0t,得: v1: v2=1: ,落地时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分别为: E1=mgh+ , E2=mgh+ ,可知落地时机械能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等于1: 2.故 C 错误. D、设 AC1的倾角为 α,轨迹与 AC1线段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则有 tanα= = = , tanθ= ,则 tanθ=2tanα,可知 θ一定,则轨迹与AC1线段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 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掌握分位移公式, D 项也可以根据作为结论记住. 9.( 4分)( 2020秋 •广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 r的圆轨道 1 运动.经 P 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 3 是与轨道 1 相切于 P 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 A.变轨后将沿轨道 3 运动 B.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 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分析】 飞行器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意确定飞行器受到如何变化,然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由于在 P 点推进器向前喷气,故飞行器将做减速运动,受到 v 减小,飞行器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m 减小,小于在 P 点受到的万有引力: G ,则飞行器将开始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 r 减小. A、因为飞行器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故将沿轨道 3 运动,故 A正确; B、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卫星轨道半径减小,则周期减小,故 B 错误; C、因为变轨过程是飞行器向前喷气过程,故是减速过程,所以变轨前后 经过 P 点的速度大小不相等,故 C 错误; D、飞行器在轨道 P 点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因为在同一点 P,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 D 正确. 故选: AD. 【点评】 能根据飞行器向前喷气判断飞行器速度的变化,再根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求确定物体做近心运动,熟知飞行器变轨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4 分)( 2020 秋 •青岛校级月考) “嫦娥一号 ”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近地轨道,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大的椭圆轨道,此后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在快要到达月球时减速被月球 “俘获 ”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经过三次减 速进入离月球表面高为 h 的极地轨道绕月飞行.已知月球自转周期为 T0,月球半径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引力常量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题中所给数据可以求出 “嫦娥一号 ”卫星的质量 B. “嫦娥一号 ”卫星绕月球极地轨道运行的加速度 a= C.月球的密度 ρ。山东省青岛市20xx-20xx学年高三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市上买东西,他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 母亲不让去,儿子就在后 面哭个不停。 母亲哄着他说:“好孩子,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信以为真,不哭了。 这话也被曾子听见了。 等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 子真的 把猪杀掉给孩子炖着吃了。 根据材料回答 9—— 12题。 9.你认为曾子的做法是 A.对孩子的溺爱 B.应该事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取得孩子的理解 C.小题大做 D.是“丈夫一言,千金不易”
﹣ xsin(﹣ x) =x2+xsinx=f( x), ∴ 函数 f( x) =x2+xsinx 为偶函数,又 f′ ( x)=2x+sinx+xcosx, ∴ 当 x> 0时, f′ ( x) > 0, ∴ f( x) =xsinx 在 [0, π ]上单调递增, ∴ f(﹣ x) =f( |x|); ∵ f( x1) > f( x2), ∴ 结合偶函数的性质得 f( |x1|)> f(
18.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白令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乌拉尔山 19. 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A、 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B、 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C、 南美洲有世界上最 高的高原 D、 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20.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美洲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撞而形成的,它是 A、 科迪勒拉山系 B、 喜马拉雅山系 C、
12. 如图所示 , 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粒子从两带电平行板的正中间沿与匀强电场垂直的方向射入 , 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当粒子的入射速度为 v时 , 它恰能穿过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上.现欲使质量为 m、入射速度为 v/2的粒子也能恰好穿过这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 , 在以下的仅改变某一物理量的方案中 , 可行的是 ( ) A.使粒子的带电量减少为原来的 1/4
笑 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 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从这五个词可看出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 也是帝国主义国家想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答应由他们修筑铁路。 并认为詹天佑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话里还隐含着路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艰难
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