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xx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吉甫明典遵礼,敢于谏言。 他用汉章帝的事例来劝喻皇帝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而他的建议也得到了皇帝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D.李吉甫远见卓识,知人明事。 他知道李锜必会造反,并果断劝说皇帝予以讨伐,而对回鹘 将要侵犯唐境的谣言也给予 准确的分析。 第Ⅱ卷(共 114分) 四、( 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 1) 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 李泌、窦参器其才,厚遇之。 ( 5分) ( 2) 自请徙寿州,以天子命招怀之,反间以挠其党。 ( 5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 问题。 ( 8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 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 1)请简要赏析颈联“鸟不住啼天更静, 花多晚发地应偏”的妙处。 ( 4分)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 4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历史覆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 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五、 ( 12分) 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字。 ( 4分) 2月 23日上午, 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召开。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将要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考试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其中,语文学科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 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17.下图是一位舞蹈演员的表演画面。 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50字左右。 ( 4分) 18. 下面是某高校广播站为前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写的广播稿,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够规范,请找出其中四处并加以修改。 ( 4分)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您莅临我校参加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诸君的到来让我们倍感荣幸。 我校是百年名校,环境优美,三面环山,东面是美丽的海滨。 自主招生考试期间我校的阅览室、实 验室等功能教室全部对外开放,学生会的志愿者们将会鼎力相助。 希望您能取得优异的佳绩。 ( 1) _______改为 ________ ( 2) _______改为 ________ ( 3) _______改为 ________ ( 4) _______改为 ________ 六、(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 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 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 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 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 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无法比拟的享受。 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 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 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 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1945年,在我来到哥根廷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 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 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根廷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 出乎意料地迅速,先生回复了一封长信,并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 我真是喜出望外,谁会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 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 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在清华叫专任讲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 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 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 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 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 到了冬天,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 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 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 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 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 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 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 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 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 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 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几乎没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 对青年学者,他更是只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