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xx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Cu和 Ag比较 Fe、 Cu和 Ag的金属活动性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肥的简易鉴别;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钾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分析判断. C、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 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 “ 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 ” 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 Fe、 Cu 和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 解: 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钾是白色的晶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 NH4NO3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 Cu和 Ag与 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 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关于 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硫基丙醇是有 机物 B.二硫基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二硫基丙醇中有 3个碳原子 D.该物质中 C3H8S2O元素的质量比为 3: 8: 2: 1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二硫基丙醇是含有碳 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硫基丙醇中 C、 H、 S、 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 18 ):( 322 ): 16=9:2: 16: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可知,二硫基丙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二硫基丙醇分子中有 3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硫基丙醇中 C、 H、 S、 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 18 ):( 322 ): 16=9:2: 16: 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 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③“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④ 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 ⑤ 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 ⑥ 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⑤⑥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③④⑥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 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①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② 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③ 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④ 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⑤ 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⑥ 根据常见的合成纤维分析. 【解答】 解: ① 用水灭火时,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着火点,故错误; ②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雾,故错误; ③“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的实验中,当蒸 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故正确; ④ 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故正确; ⑤ 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而不是溶解,故错误; ⑥ 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 ③④⑥ .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现象、原理、操作等的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12.如图所示,若关闭 Ⅱ 阀打开 Ⅰ 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 Ⅰ 阀打开Ⅱ 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 浓 H2SO4, ② 浓 NaOH溶液, ③ 饱和 NaCl溶液. A.只有 ① B.只有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若关闭 Ⅰ 阀,打开 Ⅱ 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二氧化碳在甲中被干燥,二是二氧化碳被吸收. 【解答】 解:若关闭 Ⅰ 阀,打开 Ⅱ 阀,让潮 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若关闭 Ⅱ 阀打开 Ⅰ 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干燥紫色小花变红,则 ① 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 ① 正确; ② 二氧化碳通过 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② 正确; ③ 而通过饱和 NaCl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变红,故 ③ 错误. 答案: C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的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 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C. 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表示 20℃ 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但不会变为碱性; B.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加二氧化锰的作用使反应变快,与不加产生氢气一样多;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不会有沉淀; D.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开始增加,溶液饱和后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 解: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但不会变为碱性;故图象错误; B.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加二氧化锰的作用使反应变快,与不加产生氧气一样多;故图象正确;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不会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故图象错误; D.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 开始增加,溶液饱和后质量分数不变;故图象错误. 答案: B. 【点评】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 抓图象的起点, ② 抓图象的终点, ③ 抓图象的变化过程.具体可结合解答领会. 14.如图表示的是 KNO3和 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 时, 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 NaNO3溶液的浓度 B. T1℃ 时,在 50g水里加入 15g KNO3固体 ,充分溶解,可得到 65g溶液 C. T1℃ 时,往 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 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 10%的 NaNO3溶液 D.若 KNO3中混有少量 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B、根。江苏省无锡市20xx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 ,以速度 v 垂直匀强 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A.向负极板偏转 B.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来源 :21 世纪教育网 ] C. 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 D. 电势能逐渐减小 10.在 “嫦娥一号 ”奔月飞行过程中 ,在月球上空有一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 a 变为近月圆形轨道 b,如图所示 .在 a、 b 两轨道的切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D中,对角线 AC 与 BD相交于点 O, AE⊥ BD于 E, 若 BE: ED=1: 3, AD=6. ( 1)求∠ BAE的度数; ( 2) AE等于多少。 2 (本题 6分) 如图,已知 Rt△ ABC中,∠ ABC=90176。 ,先把△ ABC绕点 B顺时针旋转 90176。 至△ DBE后,再把△ ABC沿射线平移至△ FEG, DE、 FG相交于点 H. ( 1)判断线段
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呢。 这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 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 1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的现象还难以避免,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我们应该 A、 用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B、寻找机会报复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人 C
( 2)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2分) ,作者为什么说“阅读是最有情义的”。 ( 2分) (四)( 14 分) 几生修得到梅花 ① 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 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
所需费用 . 27.( 本题满分 12分 )你能求9 9 9 8 9 7( 1 ) ( 1 )x x x x x 的值吗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从简单的情形入手.先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 1) ( 1)( 1)xx=___________; ( 2)2( 1 )( 1 )x x x =___________; ( 3)32( 1 ) ( 1
道;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记忆中曾被爱的味道„„”在这个寒冬的深夜,我反复听着辛晓琪的这首成名曲《味道》,一边品茶,一边嗑着妈妈亲手煮的咸花生,这种久违的花生清香味道一瞬间把我拉向了记忆深处。 ② 味道就是这么神奇。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③ 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 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 因为家里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