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20xx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3. 【物理选修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时 , 其内能一定减少 B.气体的温度降低 , 某个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可能增加 C.当水面上方的水正确达到饱和状态时 , 水中不会有水分子飞出水面 D.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E.在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会使分子直径计算结果偏大 ( 2)如图甲所示,玻璃管竖直放置, AB 段和 CD段分别为两段长 25cm的水银柱, BC段为长 10cm 的理想气体, D 到玻璃管底端为长 12cm 的理想气体。 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不变。 将玻璃管旋转 180176。 倒置,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水银未从玻璃管流出,求: ①玻璃管倒置后 BC 段气体的长度; ②玻璃管倒置后 D到玻璃管底端封闭气体的长度。 34. 【物理选修 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 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 B. 单摆振动的周期一定等于它的固有周期 C. 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果波速变大,那么波长一定 变大 D.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的点的位移有时可能比振动减弱的点的位移小 E.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 ( 2)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玻璃柱的截面图,半圆形玻璃柱半径为 R,平行于直径 AB 的单色光照射在玻璃柱的圆弧面上,其中一束光线经折射后恰好通过 B点,已知玻璃柱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3 ①求该束光线到 AB 的距离; ②试说明入射光线经折射后,直接照射到 CB 段弧面上的折射光线不可能在 CB 段弧面上发生全反射。 参考答案 14C:波尔理论成功解释 了氢原子发光的现象,但对于稍微复杂一定的原子如氦原子,波尔理论都无法解释其发光现象,故波尔理论有它的局限性, A错误;卢瑟福的 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B错误;光电效应实验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困难, C正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D错误; 15A:物体 P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方向的重力 G,沿半径方向向外的支持力 NF ,沿切线方向的静 摩擦力 fF , 圆柱体缓慢移动 , 所以物块 P 在任意位置所受合外力为零,对三个力进行分解,得到 sinfF mg  , 从 A转动到 39。 A 的过程中  先变小后增大 , 所以 fF 按照正弦变化规律先减小后增大 , 故 A正确; 16D:从图中可看出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 20 2V , 周期为 ,根据交变电流的电动势 随时间 的变化 规律 sinme E t , 其中 2T , 可知 输入电 压2 0 2 sin (1 0 0 ) Vut , A错误;只断开 2S 副线圈中电压不变,两灯泡的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增加,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 12LL、 不能正常发光 , 故 B错误;只断开 2S , 副线圈 中电压不变 , 电路总电阻增加 , 总电流减小 , 副线圈功率减小 ,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 故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 故 C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之比 1 2 1 2::U U n n , 可知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 4V,若 1S 接到 2,副线圈的电压仍 不变,根据 2UPR可得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故 D正确。 17B:小球斜向上抛出垂直打在墙上,逆向可视为平抛运动,设打在墙上的速度为 0v ,则 0 cos37vv , 反弹后以034v抛出 , 当速度为 v 时 ,03 cos4vv, 联立解得3cos 5 , 故 4tan 3 , B正确; 18BD:由图像可知 0~ 内 W b    ,0~ 线圈中额感应电动势大小0 . 0 13 0 0 V = 3 0 V0 . 1En t   , A错误;由题意可知细杆 CD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 C→ D,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由图示图像可知,在 ~,由楞次定律可得磁感应强度2B 方向竖直向上 , 故 B 正确 C 错误;对细框由动量定理得 1BIL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