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填写各物质的序号) 28. ( 8分) 用质量分数为 36. 5%的浓盐酸(密度为 1. 16g/cm3)配制成 1mol/L的稀盐酸22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2)经计算,在量取浓盐酸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填序号)。 A. 5mL B. 10mL C. 25mL D. 50mL (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2~ 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 ( 4)在上述配制过 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贵州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的顺序写的;写宴饮 欢乐的场面,是按 的顺序写的。 本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 , , 有机结合。 如写醉翁亭的环境,用“ ”“ ”着力表现醉翁亭周围秀美的环境;用“ ”“ ”着力表现醉翁亭周围清幽的环境;用“ ”着力表现醉翁亭外观的特点。 而写这些都是为后面借解释亭名引出“ ”,从而奠定全文写景抒情基调服务 的。 写醉翁亭四周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则是为了衬托“ ”,借以表达 的意趣。
,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某村民因修公路占用本 村土地,组织 村民集体上访,围攻县政府领导人员,影响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组织村民集体上访是一种违法行为 B.是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C.是维护村民合法利益的正当行为 D.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行为 16. “幸福感”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变化的原因 .(10分 )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 ,你认为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 (6 分 ) (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 9分) 42.(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
山近水,“风云变化”。 D、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操清芬的动态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译文: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 ” 遂相与营之。 译文: 【答案】: 答案: A (“塞”读 s232。 ) 答案: D(
第三段的 “ 一个共同的革命 目标 ” 指的是什么。 “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 ”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此如何认识。 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李鼎铭 “ 精兵简政 ” 的建议呢。 1 第三段最后两句 “ 不过 „„” 去掉后似乎也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这几句。 1 “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 ,你能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在文中划分出层次,并简要说明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人口的飞速增长是个严重问题 □□有人对我国人口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 12亿中国人手拉手可以绕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