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是相互的,水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② 走路时,人的脚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脚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③ 直升飞机螺旋桨向下对空气施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会对飞机产生反作用力向上施力,飞机便能上升; ④ 卫星向外喷出的燃气对卫星有力的作用,卫星在力的作用下实现了变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综上所述 ①②③④ 都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选项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10.如图所 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 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 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经常地错误认识推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关键所在. 11.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B. 水的重力与质量关系 C. 水的密度与体积关系 D. 水的密度与质量关系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 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 1)物体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即 m=ρV ,质量、体积之比一定,图象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 G=mg,用 g表示 G、 m的比值, g值不变,图象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状态等有关,但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 解:由图象知: A、 m图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意思是质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实际物体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故 A错误; B、水的重力 与其质量成正比,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 B错误; C、水的密度是本身的特性,与体积无关.所以密度图线是与横轴平行的图线,而图中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 C错误; D、水的密度与质量无关,所以密度图线是与横轴平行的图线.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利用图象分析物理学中一些与水有关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多,考查的细,需要学生把这些物理量的概念理解透彻,能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描述它们的关系. 12.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 30N,被 50N的水平压力 F 甲 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 体乙重 60N,在 40N的水平拉力 F 乙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f 甲 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 f 乙 分别是( ) A. f 甲 =30N, f 乙 =60N B. f 甲 =30N, f 乙 =40N C. f 甲 =50N, f 乙 =60N D. f 甲 =50N, f 乙 =40N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图析法. 【分析】 ( 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它们的受力分析图; (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 解:( 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受力如图甲 所示; 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 ( 2)甲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 f 甲 =G 甲 =30N;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 f 乙 =F 乙 =40N;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22题 3分,其余每空 1分,共 28 分) 13. 2020年 11月,美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这种新材料可以放在蒲公英上面而不会压坏它的 籽.这里说的 “ 重量最轻 ” 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这种材料的 密度 很小.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 50倍而不断裂,这一事例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延展性 (选填“ 硬度 ” 、 “ 延展性 ” 或 “ 磁性 ” ).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 ( 2)延展性是金属的一种性质. 【解答】 解:( 1)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这里说的 “ 重量最轻 ” 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 是指这种材料的密度小; ( 2)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 50倍而不断裂,这一事例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延展性; 故答案为:密度;延展性. 【点评】 密度、延展性都是在描述物质的某种性质,要明确密度、延展性的含义. 14.水的密度为 1 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 1克 ;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 171g、体积为 l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 10 3 kg/m3. 【考点】 密度的计算.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①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② 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ρ= 可求得苹果的密度.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kg/m3. 【解答】 解:水的密度是 1g/c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一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 1克; 苹果的密度 ρ= = =10 3kg/m3. 故答案为: 1;一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 1克; 10 3. 【点评】 此题只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定义及其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在计算时,要各物理量注意单位的统一.国际单位制中 m的单位是 kg, V的单位是 m3. ρ 的单位是 kg/m3. 15.甲、乙两实心金属块, 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3: 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1: 1 ;若将甲切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 2: 3 .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当天平恰好保持平衡时左右两盘里物体的质量相等,又知道两者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密度之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 解:因天平是等臂杠杆,且水平方向恰好水平平衡, 所以,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的质量相等, 因 ρ= ,且 V 甲 : V 乙 =3: 2, 所以,甲、乙金属球的体积之比: = = = ,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将甲切去 ,乙切去 后,两者的密度不变,甲和乙的密度比仍为 2: 3. 故答案为: 1: 1; 2: 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密度的特性,知道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是关键. 16.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受到 重 力和升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空气 ,这是利用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原理获得升力的. 【考点】 飞机的升力. 【专题】 气体的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螺旋桨在对空气施力的同时,也受到空气对它施加的反作用力. 【解答】 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也会受到重力作用; 直升机的螺旋桨对空气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直升机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 故答案为:重;空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 此题考查了重力和相互作用力,通过 实例来考查,是一道好题. 1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 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 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250 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10 3 kg/m3.如果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其密度变 小 .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 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 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 ,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 3)根据密度公式 ρ= ,质量一定,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解答】 已知: m 总 1=400g, m 瓶 =150g, m 总 2=350g, ρ 水 =求:瓶子的容积 V 瓶 和液体的密度 ρ 解:( 1)水的质量: m 水 =m 总 1﹣ m 瓶 =400g﹣ 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 瓶 =V 水 = = =250cm3; ( 2)液体的质量: m=m 总 2﹣ m 瓶 =350g﹣ 150g=200g, ∴ρ 液 = = = =10 3kg/m3. ( 3)根据密度公式 ρ= 可知,空气质量一定时,体积膨胀,其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 250; 10 3;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18.现有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 A、 B、 C、 D,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C ,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5 g/cm3. 【考点】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对比各图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其他三个不同者就是空心的. 【解答】 解:四个正方体的密度依次为 ρ A= = =5g/cm3, ρ B= = =5g/cm3, ρ C= = =,ρ D= = =5g/cm3, 由计算可知,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5g/cm3,只有 C正方体与其他正方体的密度不同,故 C是空心的. 故答案为: C; 5. 【点评】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与空心、实心的判断,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即同种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