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 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银,银不会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一定会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加入的铁粉的量未知,反应后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 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7.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物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 Na2CO3)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 MnO2( 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 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 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除杂时,加入的试剂不能和主要成分反应或者导致主要成分减少,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钠能够和杂质氯化氢反应,也能和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反应. B、氢氧化钙和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对主要成分氯化钠而言也是杂质.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 D、氧气和主要成分铜反应,而和杂质不反应. 【解答】 解: A、氢氧化钠能够和杂质氯化氢反应(反应为 NaOH+HCl=NaCl+H2O),也能和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错误. B、氢氧化钙和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对主要成分氯化钠而言也是杂质(反应为 Ca( OH) 2+Na2CO3=CaCO3↓+2NaOH ),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错误.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这样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正确. D、氧气和主要成分铜反应(反应为 2Cu+O2 2CuO),而和杂质不反应,主要成分减少.错误. 故选: C. 【点评】 除杂是除 掉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除杂试剂不能和主要成分反应,即不能导致主要成分减少. 8.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 时将 50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100g甲溶液 B. t2℃ 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 =丙 D.分别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B、据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C、据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大的析出晶体多,若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 【解答】 解: A、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水中最多溶解 50g的甲,所以将 50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不会 完全溶解,最多溶解 25g,得到 75g甲溶液,故错误; B、 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中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溶质最多,水最少,正确; C、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分别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甲、乙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 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 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 t2℃ 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 D、分别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不知溶液的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比较综合,但整体难度不大,提醒同学们平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结合题意据相关知识灵活分析问题. 9.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的 “ 土豆农膜 ” 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 n C.该材料有助于解决农村 “ 白色 污染 ” 问题 D.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考点】 白色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塑料属于石油产品,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解答; B、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 n; C、根据新型农膜的特性进行分析; D、根据土豆农膜 ” 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分析. 【解答】 解: A、塑料属于石油产品,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A说法错误; B、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 n是正确的,故 B说法正确; C、由于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有助于解决 农村 “ 白色污染 ” 问题.故 C正确; D、 “ 土豆农膜 ” 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故 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时要抓住题中所给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解题. 1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 应温度 C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 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容易发生,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推理合理,故选项错误.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推理不合理,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二、解答题(共 8小题,满分 34分) 11.用化学符号填空: ( 1)甲烷 CH4 ; ( 2) 2个氮分子 2N2 ; ( 3)铜离子 Cu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