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132套内容摘要: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 (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 15—— 18题。 ( 10 分) 《神奇的极光》(节选) ①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极光,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带(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②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的形成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 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 它们是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 具备这些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出现极光。 ③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四周,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 为了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 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 18英寸或 24英寸,而是直径为 4000 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 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 1/50。 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 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 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选自《极光的故事》,有删节 15.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形成 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3分) 16.选段中,作者将地球磁层比作“ ”,将“ ” 比作显象管的荧光屏,将极光比作“ ” ,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 3分) 17.从段③可以知道,极光形成的原理是: ( 2分) 18.仿造例句,从下面的三个“假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回答问题。 ( 2分) ①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②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③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例:假如我是一位浪漫的诗人,我会关注那些美妙的传说、极光的多姿多彩以及形成 的原理,因为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会激发我创作的奇思妙想。 答:假如我是一位 (三)阅读下文,完成 19—— 23题。 ( 16分) 在岁月面前认输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 竖十格 ,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 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 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 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多得你吃不了的。 ”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 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 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 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 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132套
相关推荐
出缤纷的智慧花朵。 (选文有删改 )。 ( 2分) ④段的 论据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 4分) ②段 加点的词“肯定”为 什么不能删去。 ( 3分) ,请概述其一。 ( 40字以内)( 3分) (二)阅读《生命里的十字绣》,完成 19— 23题。 ( 22 分) 生命里的十字绣 琼雨海 ①今年 5 月 3日,《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走上了一位特殊的梦想委托人。 她叫杨佩
一”,说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的心情。 1小说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这样写的作用是:( ) 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玛蒂尔德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B、充分证明了一件偶然的小事使玛蒂尔德吃尽了苦头。 C、揭露了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 D、掀起波澜,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丑恶的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
花海,叶儿衰老了,往昔的摇曳不见了,花儿一瓣瓣随风飘落,再也没有别样娇红的风韵。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作的《芙蓉诔》“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时,无奈地叹息起来。 一阵清风过来,掀开了残叶,一枝枝青菱菱的莲蓬挺拔在晨霞之间,于是,眼前一亮,一个有趣味的话题扑打心头:一个人有天真灿烂 的童年,有英姿勃发的青年,有奋发上进的壮年,有秋收如金的中年,当然,也少不了日近黄昏的暮年。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 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 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 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 幕僚说:“没有必要。 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 ( 摘自《郑洁渊童话集》)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优秀文学作品一般不会出现无关紧要的闲笔。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很细致地描写两位太太吃牡蛎的动作。 ( 3分) [答 ]________ __ _________ __________ 阅读《谈影响力》,完成 1416题。 ( 7分) 谈影响力(查一路) ①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可以左右潮流或掌控政局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这里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 3 分) 答: (三)阅读《 谈 “ 摆 阔 ”》,回答 21~ 25 题。 (共 10 分) 谈 “ 摆 阔 ” (1)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 “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 ”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 “摆阔 ”上出了毛病。 因这 “摆阔 ”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 “崇 ”、 “效 ”二风 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