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计划编制操作规范某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录的完整性;计价方法的 恰当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审计程序: ( 1) 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 监盘或盘点; ( 3) 借、贷方发生额计价抽查; ( 4) 会计处理抽查; ( 5) 适当的截止性测试; ( 6) 适当了解本类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 7) 适当了解存货存放年度; ( 8) 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4. 固定资产类: 审计目标:存在性、归属性;变动记录的完整性;计价方法及 累 计折旧政策的恰当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审计程序: ( 1) 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 监盘或盘点; ( 3) 借、贷方发生额计价抽查; ( 4) 会计处理抽查; ( 5) 计提折旧会计政策的复核及计提金额的抽查; ( 6) 适当了解本类资产抵押、担保情况; ( 7) 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5. 跨期摊提类: 审计目标:会计政策选用的恰当性;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 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 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 借、贷方发生额抽查; ( 3) 会计处理抽查; ( 4) 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6. 待处理财产类 审计目标:发生额的合理性;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 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借、贷方发生额计价复核; ( 3)会计处理抽查; ( 4)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7. 对外投资类: 审计目标:存在性、归属性、变动记录的完整性;计价的合理 性、余 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借、贷方发生额计价抽查; ( 3)会计处理抽查; ( 4)适当了解投资主要类型及投资收益情况; ( 5)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8. 无形、递延及其他资产类 审计目标:存在性、归属性、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会计政策选 用的恰当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借、贷方发 生额抽查; ( 3)会计处理抽查; ( 4)适当的归属性验证; ( 5)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9. 长短期借款类 审计目标: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负债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寄发银行往来询证函或采用替代审计程序; ( 3)借、贷方发生额抽查; ( 4)会计处理抽查; ( 5) 适当了解借款条件、利率、还款期限等; ( 6) 对到期未偿付借款的适当关注; ( 7) 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10. 应付账款类 审计目 标: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负债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发往来询证函或采取替代审计程序; ( 3)借、贷方发生额抽查; ( 4)会计处理抽查; ( 5)适当了解具体长期挂账项目内容及原因; ( 6)适当关注与关联方往来; ( 7)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11. 应交款项类 审计目标: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负债余额明 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借、贷方发生额抽查; ( 3)会计处理抽查; ( 4)对应交税费发生额进行适当验算; ( 5)适当了解长期未交原因; ( 6)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12. 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 审计目标:变动记录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的审计程序: ( 1)分别取得或编制本类负债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借、贷方发生总额核对; ( 3)借、贷方发生额内容抽查; ( 4)会计处理抽查; ( 5)应纳税调整金额的复核与验算; ( 6)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13. 应付债券 审计目标:变动的完整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