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共 10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 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点静止 .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 ________. A.橡皮条的原长 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 O点的位置 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 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 H.两只弹簧测力计读数 ② 如图,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N 和细绳的方向。 14.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 的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 小车 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 小车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 盘 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 上 C. 实验时,先放开 小车 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通过增减 小车 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 为使砝码 盘 及 盘 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 小车 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 盘 及 盘 内砝码的总质量 ________小车 和 小车 上砝码的总质量. (填 “ 远大于 ”“ 远 小于”或“近似等于” ) ③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打点 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 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 8分) 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 m = 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木块 在拉力 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3s撤去 拉 力 F。 已知 拉 力 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 37176。 , sin37176。 =, cos37176。 =, 取 g= 10 m/s2。 求 : ( 1) 撤去 拉 力前物体加速度 的大小 ; ( 2) 物体运动的 最大 速 率 ; ( 3) 撤去 拉 力后 的 5s内物体 滑行的距离。 16.( 8分) 在动摩擦因数 μ =0. 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 θ =45o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 轻绳的瞬间,取 g=10m/s2,求: ( 1)此时。安徽省阜阳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cos1 sinxtyt ( t 为参数, 0 )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 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并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1C . ( I) 若直线 l 与曲线 1C 相交于点 , , 1,1ABM ,证明: MA MB 为定值; ( II)将曲线 1C 上的任意点 ,yx 作伸缩变换 39。 339。 xxyy
. 29 C. 45 D. 1 第 Ⅱ 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变量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204010xyxyy ,则目标函数 23z x y的最小值为 . 14.若不等式 2 0ax bx c 的解集为 1,2 ,则不等式 2 0cx a c x b
三、辨析改错题 (每小题 2分,共 8 分)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判断对错前括号内正确打 “√”,错误打 “X”,并加以改正。 ( 1)古代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判断对错)改正: ( 2) 19 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加强与统治。 ( )(判断改错)改正: ( 3 )《凡尔赛和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1( 7 分)归纳 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⑴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 O CO2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 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⑵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得到 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 2NH4Cl( 固 ) +Ca(OH)2(
ed by three young Chilean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the latest entry in a trend of bikes. They use their saddle seat as a lock.”可知, BCD 都提到了,而这种自行车看起来非常漂亮在原文中未提及。 故选 A。 10. 推理判断题。 根据第一段的 “so thieves
革能为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④改革是我们去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得益于( ) 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B.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C.中华文明没有遭受过外敌的破坏 D.中华文明比其他文明更优秀 14.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