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片段,即一个 DNA 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具有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 进入 R型菌的 DNA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C 正确; D、 S 型菌转录的 mRNA 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而不是一条,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 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 5 号和 6 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 ,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 号个体和 2 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 3 号个体和 4 号个体只能是纯合子 C. 7 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 2 种可能 D. 8 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 A/a 和 B/b,由题意可知只有 A﹣ B﹣的个体才不患病,且 5 号和 6 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说明 5 号和 6 号的基因型是 AaBb,所以 5 号和 6 号都没有病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说明他们两个的基因型是 AaBb,因为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疾病. 【 解答】 解: A、 1 号个体和 2 号个体都正常,基因型是 A﹣ B﹣;又 5 号的基因型是 AaBb,所以 1 号个体和 2 号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可以都是 AaBb,也可以是 AABB 和 AaBb 或 AaBB 和 AaBb 等, A 错误; B、 3 号和 4 号是患者,而其子代 6 的基因型是 AaBb,所以 3 号和 4 号可以是AAbb、 aaBB,也可以是 Aabb、 aaBb 等, B 错误; C、 7 号个体不患病基因型是 A﹣ B﹣,基因型有 AABB、 AABb、 AaBB、 AaBb4种, C 错误; D、基因型有 AABB、 AABb、 AaBB、 AaBb4 种表现正常,有 1+2+2+4=9 份, 8号患病,在剩余的 16﹣ 9=7 份中有 5 种基因型分别为: AAbb、 Aabb、 aaBB、 aaBb、aabb,但纯合子只有 3 份,因此 8 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 7.( 10 分)( 2017•成都二模)为探究高浓度 CO2对冷藏水果细胞呼吸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等量新鲜蓝莓分别置于两个密闭 的冷藏箱中,一个冷藏箱中只有普通空气(未处理组),另一个加入等量的含高浓度 CO2的空气( CO2处理组),两组都在 4℃ 条件下贮藏.以后每 10 天( 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 mol)和 O2吸收量( 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过程中, 0〜 10d 内蓝莓细胞呼吸产生 ATP 最多的场所是 线粒体内膜 ; 10d 后未处理组蓝莓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 CO2外,还有 水和酒精 ; 20d后 CO2处理组蓝莓细胞产生 CO2的场所是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 质 . ( 2)实验结果显示, 10d 后未处理组蓝莓的 的值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密闭冷藏箱中 O2 浓度逐渐降低,蓝莓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高浓度 CO2 处理对蓝莓细胞的无氧呼吸有明显的 抑制 作用.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蓝莓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H20+6O2 6CO2+12H2O+能量,所以其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 1,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葡萄糖) 2C2H5OH+2CO2+少量能量,所以其单位时间内只有 CO2释放量. 分析题图可知,当储藏天数小于等于 10 天时,两组蓝莓的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 1,说明都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储藏天数大于 10 天时,对照组的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 1,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O2 处理组当储藏天数小于等于 20 天时,蓝莓的 CO2 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 1,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储藏天数大于 20 天时,蓝莓的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比值大于 1,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解答】 解:( 1)实验过程中, 0〜 10d 内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说明都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蓝莓细胞呼吸产生 ATP 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10d 后未处理组蓝莓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 1,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因此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 CO2外,还有水和酒精; 20d 后 CO2处理组蓝莓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2)实验结果显示, 10d 后未处理组蓝莓的 的值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密闭冷藏箱中 O2 浓度逐渐降低,蓝莓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CO2处理组加入等量的含高浓度 CO2的空气 ”,而曲线中处理组的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低于未处理组,说明高浓度 CO2处理对蓝莓细胞的无氧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 1)线粒体内膜 水和酒精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2)密闭冷藏箱中 O2浓度逐渐降低,蓝莓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 抑制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够运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两条曲线,并且判断曲线的不同区段细胞呼吸的方式,难度适中. 8.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完成屈腿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如图,图中 e 为检测神经表面电位差的装置.回答 下列问题: ( 1)如果在图中 d 处给予一个刺激后,观察 e 处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应该是 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此时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没有中枢系统的参与(或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 ( 2)图中 b 处的突触后膜受到某种递质的 作用后,细胞膜对 Cl﹣ 的通透性增加,造成 Cl﹣ 内流,这时膜内外的电位与没受到该递质刺激前的静息状态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是 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