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白山一高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生物大练习测试2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D. 大肠杆菌 19. 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是一组是 ① 核糖体 ② 线粒体 ③ 高尔基体 ④ 中心体 ⑤ 染色体 ⑥ 核膜 ⑦内质网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⑥⑦ C. ①④⑥⑦ D. ②④⑤⑦ 20.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 进入细胞质 D.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21.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两侧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运输物质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在高尔基体中形成 D. 某些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生物膜结构 22. 下图 A 中有两个渗透装置,装置 1 中盛有溶液 a,装置 2 中盛有溶液 b,溶液 a、 b 为不等浓度的同种溶液,且 a 溶液浓度 b 溶液浓度, c 为清水,图 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 A中装置 2的 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 1 的液面 B. 图 B 中的 6 相当于图 A 中的 2 C. 若图 B 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 图 B 中的 7 与图 A 中的 2 通透性不同 23.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 a、 b、 c 三种类型 (图中 ▲ 、■ 、 ○ 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 Q 侧是细胞质基质 B. 转运 Y的能量可能是来自转运 X时释放的能量 C. 进行 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 D. 进行 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 24. 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 ) A. Ⅰ 和 Ⅱ 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 Ⅰ 和 Ⅱ 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 Ⅱ 方式进入细胞的 D. CO O2是以 Ⅰ 方式进入细胞的 25. 下列对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蒜变甜主要是细胞主动选择吸收了糖类并进行积累形成的 B. 维生素 D 属于脂质,能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C. 饭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 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其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题 14 15。吉林省长白山一高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生物大练习测试2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B . 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 C . 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D . 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20 . 二战结束以后,德国和奥地利注重从文化角度反省审视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整理记录那些纳粹抵抗运动人士的事迹。 在奥地利,政府资助建立了抵抗运动文献中心。 两国都建立了很多犹太人博物馆以及集中营纪念碑。 这些做法的依据是 ①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
stop→ stopped, plan(计划 ) → planned。 • 结尾是 “ 辅音字母 +y”的动词,先将 y改为 i,再加 ed. 如: study→ studied, carry→ carried. • –ed(或 d)的读音:在清辅音结尾的词后读 [t].如:work→ worked [w: kt], help→ helped[helpt]。 在浊辅音和元音后读 [d]。 如:
结构蛋白均可作为 _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 生抗体等。 抗体与 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可防卫病毒的入 侵。 ( 3) 为使牛、羊等草食动物更好的预防 FMDV,科学家用 FMDV 疫苗进行免疫实验,其结果如右图。 注射的疫苗量主要影响 _________免疫反应,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细胞 的迅速增殖分化。 31.( 9
22)一个长 4 分米 ,宽 3分米 , 高 2分米的长方体 平放在桌面 ,它 占桌面 最大 的 面积是 ( ) 平方 分米。 A. 8 B. 24 C. 6 D. 12 (23)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 150 升,这个水箱底面是一个边长为 5分米的正方形,则水箱的高是( )。 (水箱厚度忽略不计) A. 30 分米 B. 10 分米 C. 6分米 D. 分米 (24) 分数 23 加上(
6.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不用求解) ( 1)上衣单价 x 元,买 8 件这样的上衣一共用去 420 元。 ( 2)一班和二班共有 100 名学生,一班有 x 名,二班有 48 名。 ( 3)树上原来有 x 个桃,摘下 26 个,还剩 34 个。 7. 在 ○ 里填 “”“” 或 “=”。 67 ○ 97 115 ○ 21 87 ○ 8. 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6 段,每段长)(
子把地球撬起来。 ” 这话是( )说的。 A、牛顿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支点必须在力点、重点之间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 C、支点可以在力点、重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的作用点之间 ( )是把杠杆、滑轮、轮轴组合起来的机械。 A、带鱼线轮的钓竿 B、 手摇钻 C、 羊眼钉 自行车中轴上的大链轮的转动通过( )把动力传递到后轴小链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