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xx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同,可以鉴别. 故答案为:( 1)氢离子;( 2)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 NaCl)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未用玻璃棒引流 . (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 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红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 CaCl2溶液至颜 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AC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分析】 ( 1)根据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进行分析; ( 2)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进行分析; ( 3) A、根据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会使称量的碳酸钙质量偏小,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小进行分析; B、根据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会沉淀质量偏大,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大进行分析; C、根据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导致碳酸钙质量偏小,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3)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会使称量的碳酸钙质量偏小,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小;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会沉淀质量偏大,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大; C、 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导致碳酸钙质量偏小,导致碳酸钠质量偏小. 故选: AC. 故答案为:( 1)未用玻璃棒引流; ( 2)红; ( 3) 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反应过程中的误差分析,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多加训练即可完成. 8.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 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 m1的金属锡粉. ② 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 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 “ 丝丝的声响 ” ,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 m3. ④ 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 m4 (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化学 变化. (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 m3= m4﹣ m2+m1 ,于是提出了 “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 ” 的观点. (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