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xx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全后,溶液 pH减小, c(Na+)不变 17. 室温下向 molL - 1NaOH 溶液中加入 molL - 1的一元酸 HA, 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所示溶液中 c(Na+)c(A— )c(H+)c(HA) B. a、 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pH=7时 , c(Na+)= c(A— )+ c(HA) D. b点所示溶液中 c(A— ) c(HA) 18. 某 模拟 “ 人工树 叶 ” 电化学 实验装置 如 右图 所示 , 该 装置 能将 H2O 和 CO2 转化 为 O2和燃料 (C3H8O)。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 装置 工作时, b极 发生还原反应 B. 每生成 1 mol O2, 有 44 g CO2 被还原 C. 该装置工作时, H+ 从 a极区 通过质子交换膜 向 b极区迁移 D. a电极的反应为 : 3CO2 + 18H+ +18e- = C3H8O+5H2O 19. 常温下, 将等体积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CO3与 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 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 pH7。 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不正确 的是 A. Kwc(H+) 10 7mol/L B. c(Na+)= c(HCO3- )+ c(CO32- )+ c(H2CO3) C. c(Cl- ) c(NH4+) c(HCO3- ) c(CO32- ) D. c(H+)+c(NH4+)= c(OH- )+ c(HCO3- )+2 c(CO32- )[ 20. 分析下表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化学式 NH3H 2O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 l0— 5 l0 — 5 l0 — 10 K1= l0— 7, K2= l0 — 11 A. L - 1 CH3COONa 溶液显碱性, L - 1 CH3COONH4 溶液显中性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和 NaCN溶液 , 前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C. NaCN + H2O + CO2 (少量 ) = HCN + NaHCO3 D. 上述 3种等体积等 pH 的酸溶液 , 分别加水稀释后 pH 仍相等 , 则醋酸中加入水的体 积最少 21. 一定量的 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 C(s)+CO2(g) 2CO(g)。 平衡时 , 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 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已知:气体分压( P 分 ) =气体总压( P 总 ) 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 ʋ正 , ʋ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 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 CO2 的转化率为 % 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 CO2和 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 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P= 总 22. 固体粉末 X 中可能含有 Fe、 FeO、 CuO、 MnO KCl 和 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将 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 Y和溶液 Z; ② 取少量 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 , 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 向 Z溶液中滴加 AgNO3溶 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Z于广泛 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中一定不存在 FeO B.不溶物 Y中一定含有 Fe和 CuO C. Z溶液中一定含有 KCl和 K2CO3 D. Y中不一定存在 MnO2 卷Ⅱ (共 56 分) 23. (共 14分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 X等 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 1) z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2)比较 d、 f简单 离子的半径 大 小(用化学 符号 表示,下同) > ; 比较 d、 g元素 的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 ( 3)任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