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xx届高三第一次大练习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呼吸作用. 【解答】 解: A、甲为 ADP,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A 错误; B、植物体内能量 1 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但 CO2的固定不消耗 ATP,水光解的能量来自于光能, B 错误; C、乙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是构成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ATP 可为转录过程提供能量, C 正确; D、 ATP 消耗后可迅速合成,故人在饥饿时,细胞中的 ATP 与 ADP 的含量也能达到动态平衡, D 错误. 故选: C. 7.下列关于 “多样性 ”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 DNA 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四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C.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变异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 细胞的分化;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基因 突变的特征;生物的 多样性. 【分析】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有关. DNA 分子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DNA 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 DNA 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答】 解: A、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有关, A 错误; B、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四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B 正确; C、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变异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正确; D、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的, D 错误. 故选: BC. 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 B.癌变细胞和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 %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 渗透压 D.血浆 pH 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 HCO3﹣ 、 HPO42﹣ 等离子有关 【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二、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 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如 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解答】 解: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不相同,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 A 错误; B、癌变细胞水分增加,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 错误; 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 %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 错误; D、血浆 pH 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如 HCO3﹣ 、 HPO42﹣ 等离子有关, D 正确. 故选: D. 9.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供 15N 标记氨基酸给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 14CO2,则 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14CO2→ 14C3→ ( 14CH2O) C.给水稻提供 C18O2.则产生 18O2必须依次经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再一次光合作用 D.小白鼠吸入 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 18O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 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解答】 解: 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提供 15N 标记氨基给细胞,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细胞内的其他蛋白质由游离核糖体合成,所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 A 正确; B、水稻是 C3植物,故给水稻提供 14CO2,则 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14CO2→ 14C3→( 14CH2O), B 正确; C、给水稻提供 C18O2则产生含 18O 的有机物,不能产生 18O 的氧气, C 错误; D、小白鼠吸入 18O2,经过有氧呼吸,可以形成放射性的水,经过体液循环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18O, H218O 过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又可以形成放射性的二氧化碳,故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 18O, D 正确. 故选: C. 10.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 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 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 DNA 和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A 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 错误; C、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因为原 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且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C 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 错误. 故选: C. 1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点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 b 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当植物缺镁时, b 点将向右移 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 25℃ 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 30℃ 时, a 点上移, b 点左移, d 点下移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分析坐标图可知,纵轴是氧气的吸收量或释放量,因此纵轴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横轴表示光照强度,由曲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合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后,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图中 b 点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 【解答】 解: A、 a 点光照强度为 0,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A 正确; B、 b 点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氧气,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 B 正确; C、植物缺 Mg,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相同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因此光的补偿点应该增大, b 点右移, C 正确; D、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植物由 25℃ 提高到 30℃ ,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因此 a 点上移, b 点右移,d 点上移, D 错误. 故选: D. 12.关于真核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表达 B.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D.细胞生长过程 中,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考点】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解答】 解: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基因的表达, A 正确; B、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B 正确; 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 正确; D、细胞生长的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D 错误. 故选: D. 1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 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考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 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 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当外界硝酸钾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但细胞能主动吸收硝酸根离子和 钾离子,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又会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所以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观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解答】 解: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用的是活细胞,因此不能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A 错误;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B正确; C、若处理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则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C 错误;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失去正常生理功能, D 错误. 故选: B. 14.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 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果 B.从试管中的水取样不能检测到有酒精产生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 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考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条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解答】 解: 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果, A 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因此从试管中的水取样不能检测到有酒精产生, B 正确; C、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 C 正确;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另一部存留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 ATP 中, D 错误. 故选: D. 15.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了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B. C~ H、 I~ M 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 A~ I 表示减数分裂 D. E~ F 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 AB 表示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CD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EF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GH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HI 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IM 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 IJ 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KL表示 有丝分裂后期, 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 A、根据分析,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A 正确; B、 C~ H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能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B 错误; C、 A~ H 表示减数分裂, H~ I 表示受精作用, C 错误; D、 E~ F 段表示减。河南省三门峡市20xx届高三第一次大练习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⑧⑨⑩ D. ①④⑤⑨⑩ 7. 20mL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加入 10mL 1mol/L的盐酸 B.加入 30mL 10mol/L的盐酸 C.加入 10mL H2O D.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8. 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 C A B C D 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 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30 里连续减去 ( )个 6得 0。 ① 105 ② 15 ③ 150 ④ 3780 346247。 6 商的最高位是( )。 ① 百位 ② 十位 ③ 第二位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 ① 两位数 ② 三位数 ③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下午 3 时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 )。 ① 3 时 ② 15 时 ③ 下午 15 时 南南 6: 40 开始晨练,练了 30 分钟,(
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少选均不给分) 10匝线圈的磁通量每秒钟均匀地减少 2 Wb,则该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 B. 大小不变 20 V : ,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R1 R2 R3 ,但它与其他物质不一样,是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放入其中 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其优点是 : A. 可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失 B. 可加快输电速度 C. 可增大输电 电流 D. 可
mRMm R 得 T=2πGMR3 ,又因为 M=34 πρR3,所以 T=g3 10. 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周期为 T,引力常数为 G,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 32GT B. 23GT C. 42GT D. 24GT 11. 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 R1,周期是 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是 R2,周期是T2,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
、汽车排放出大量尾气 已知 SO2+Cl2+2H2O=H2SO4+2HCl,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 , 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 A、立即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下列气体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 A. SO2 B、 SO3 C、 O2 D、 CO2 50 mL 18 mol L1 的 H2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
17.浓度为2 mol L1的 NaOH 溶液 150mL,吸收了4 .48LCO2(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O3离子数略多于 CO32离子数 B. HCO3离子数等于 CO32离子数 C. HCO3离子数略少于 CO32离子数 D. Na+离子数等于 HCO3离子数和 CO32离子数之和 18.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3B2(g) Δ H> 0 (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