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H3COOH+NH3•H2O═CH 3COONH4+H2O,而 CH3COOH、NH3•H2O和 H2O 均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NH3•H2O═CH 3COO﹣ +NH4++H2O,故 A正确; B、氯气跟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Cl2+H2O═HCl+HClO , HClO为弱酸,不能拆 ,离子方程式应为:Cl2+H2O═H ++Cl﹣ +HClO,故 B错误; C、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Na+2H2O═2Na ++2OH﹣ +H2↑ ,故 C错误; 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 OH) 2+CuSO4═BaSO 4↓+Cu ( OH) 2↓ ,能拆的物质是 Ba( OH) 2和 CuSO4, BaSO4和 Cu( OH) 2均为沉淀不能拆,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Ba2++2OH﹣ +Cu2++SO42﹣ ═BaSO 4↓+Cu ( OH) 2↓ ,故 D错误. 故选 A. 12.将 20 mL mol/L Al2( SO4) 3溶液加水稀释到 500 mL,稀释后溶液中 SO42﹣ 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mol/L Al2( SO4) 3溶液中 c( SO42﹣ ) =,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 SO42﹣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解答】解: mol/L Al2( SO4) 3溶液中 c( SO42﹣ ) =3=, 令稀释后 SO42﹣ 的浓度为 a,根据稀释定律则: 20mLa 解得: a=, 故选 D. 13.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Na2CO3和 NaHCO3溶液 B.用焰色反应鉴别 NaCl和 KCl 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硅酸胶体 D.用 BaCl2溶液鉴别 FeCl3溶液和 Fe2( SO4) 3溶液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 A. Na2CO3和 NaHCO3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 Na、 K元素的焰色反应分别为黄 色、紫色; C.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 D. Fe2( SO4) 3溶液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 FeCl3溶液不反应. 【解答】解: A. Na2CO3和 NaHCO3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A错误; B. Na、 K元素的焰色反应分别为黄色、紫色,则用焰色反应鉴别 NaCl和 KCl,故 B正确; C.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硅酸胶体,故 C正确; D. Fe2( SO4) 3溶液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 FeCl3溶液不反应,现象不同,可用氯化钡 鉴别,故 D正确; 故选 A. 14.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为 Cu﹣ 2e﹣ Cu2+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是原电池,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解答】解: A.该原电池中,负极是锌,放电时,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A错误; B.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H++2e﹣ =H2↑ ,故 B错误; C.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 C正确; D.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是原电池,故 D错误; 故选 C. 15.下列提纯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 BaCl2溶液除去 HNO3溶液中的少量 H2SO4 B.用 NaOH溶液除去铝粉中的少量铁粉 C.用氯水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D.用加热法除去 NaCl固体中的少量 NH4Cl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 A.引入新杂质 HCl; B.不能影 响铝粉; C.氯气和 FeCl2反应生成 FeCl3; D. NH4Cl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解答】解: A.应加入硝酸钡,用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盐酸,则引入新杂质,故 A错误; B.加入氢氧化钠,与铝粉反应,应用磁铁除杂,故 B错误; C.氯气和 FeCl2反应生成 FeCl3,应加入铁粉除杂,故 C错误; D. NH4Cl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故 D正确. 故选 D. 16.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 N2+3H2⇌2NH3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υ ( H2) =•L﹣ 1•s﹣ 1 B. υ ( N2) =•L﹣ 1•min﹣ 1 C. υ ( NH3) =•L﹣ 1•s﹣ 1 D. υ ( H2) =•L﹣ 1•min﹣ 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注意单位是否相同. 【解答】解:对于反应 N2( g) +3H2( g) ⇌2NH3( g),都转化为氢气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 A. v( H2) =( L•s) =12mol/( L•min); B. v( N2) =( 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 v( H2) =3v( N2) =( L•min); C. v( NH3) =( L•s) =18mol/( 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 v( H2)=( NH3) =27mol/( L•min); D. v( H2) =( L•min); 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C. 故选 C. 17.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NA B.标准状况下, 1mol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NA C.常温常压下, 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 3NA D.常温常压下, •L﹣ 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 H+数小于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标准状况下苯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苯的物质的量;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1mol氦气中含有 1mol氦原子,含有 2mol电子; C.乙烷分子中含有 6mol碳氢键, 15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含有 3mol碳氢键; D.缺少醋酸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 【解答】解: A.标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质的量及分子数,故 A错误; B. 1mol氦气中含有 1mol氦原子, 1mol氦原子含有 2mol电子,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2NA,故B错误; C. 15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3mol碳氢键,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 3NA,故 C正确; D.没有告诉 •L﹣ 1 CH3COOH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故 D错误; 故选 C.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u2+、 Mg2+、 SO42﹣ 、 NO3﹣ B. H+、 Mg2+、 SO42﹣ 、 ClO﹣ C. Ag+、 Na+、 NO3﹣ 、 Cl﹣ D. NH4+、 Ba2+、 NO3﹣ 、 OH﹣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故 A正确; B. H+、 ClO﹣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HClO,则不能共存,故 B错误; C.因 Ag+、 Cl﹣ 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 C错误; D.因 NH4+、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 D错误; 故选 A. 1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4+C12 CH3Cl+HCl B. CH2=CH2+C12→ C. +Br2 +HBr D. CH4+2O2 CO2+2H2O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 应叫取代反应; 常见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往往含有 C=C、 C≡C 、 C=O等官能团,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甲烷与氯气反应,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属于取代反应,故 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1, 2﹣二氯乙烷,故 B正确; C.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 C错误; D.甲烷的燃烧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D错误; 故选 B. 20.下列冶炼金属的原理中,属于热还原法的是( ) A. 2Ag2O 4Ag+O2↑ B. Fe2O3+3CO 2Fe+3CO2↑ C. Fe+CuSO4=FeSO4+Cu D. MgC12 Mg+C12↑ 【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分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 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 K、 Ca、 Na、 Mg、 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 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 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 Zn、 Fe、 Sn、 Pb、 Cu,常用还原剂有( C、 CO、 H2等); 热分解法: Hg、 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物理分离法: Pt、 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解答】解: A.冶炼银采用热分解法,所以该方 法为热分解法,故 A错误; B.冶炼铁采用热氧化还原反应法,故 B正确; C.该反应属于湿法冶炼铜,故 C错误; D.冶炼镁等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所以该方法属于电解法,故 D错误; 故选 B. 二、解答题(共 14小题) 21.下表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A 2 ② ③ Ne 3 ④ ⑤ Al S ⑥ ( 1) ⑥ 表示的 元素是 氯或 Cl ; ( 2) ②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 3)由 ① 和 ③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H3 ; ( 4) ④ 和 ⑤ 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是 ④ > ⑤ (填 “ < ” 或 “ > ” ).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由元素的位置可知, ①②③④⑤⑥ 分别为 H、 C、 N、 Na、 Mg、 Cl; ( 1) ⑥ 为 Cl元素; ( 2) ② 为 C元素,其质子数为 6,原子结构中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 ( 3) ① 和 ③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氨气; ( 4)同周期,从。陕西省汉中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C Wild animals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But pets need special care. You can learn much about animals by taking care of a pet. Owning a pet is almost like having a kid. You must think about what
)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 A.粒子带正电荷 B.电场力的方向 C. a、 b两点的速度大小关系 D. a、 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关系 14. 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 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 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所示,则( )
b的电流 D.电阻 R中有从 b流向 a的电流 12.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个小孔, (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小孔正上方 d/2处的 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 (未与极板接触 )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移动 d/3,则从 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 打到下极板上 B.
离 d 的取值范围. 24.(选修 4— 5不等式选讲 )( 本小题满分 10分) 设函数 Rxxxf ,12)( ( 1)求 不等式 52)( xf 的解集 ; ( 2) 若 1g ( ) ( ) ( 1 ) mx f x f x 的定义域为 R,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理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712.
o g 1 , 1x y m m , 若 不 等 式 2223 1 8 2 3a x x y a y x y 有解,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551,29 B. 311,21 C. 31,21 D. 55,29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 6 分) ( 2) .2 3)62s i n(,2 1321)62s i n()( BBBf .3,362,32626,0 BBBB ( 8分) 在 △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7,72132294c os2222 bBacab ( 10分) 在 △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