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20xx-20xx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①原子总数 ②质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萃取操作时,振荡过程中需要放气,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 B. 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 C. 将乙醇与水分离,如图 图 2操作 D. 稀释浓 H2SO4,如图 3操作 1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C. 甲的气体摩尔体积比乙的气体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C. 在任何情况下, 1molCO2和 64gSO2所含有分子数和原子总数都相同 D. 1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 ,该气体所处的情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个 ① 标准状况下, 1LHCl和 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 标准状况下, 1gH2和 14gN2的体积相同 ③ 28gCO的体积为 ④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呈正比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含有 MgCl NaCl、 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 Cl- 为 , Na+为 2mol,Mg2+为 ,则 SO42- 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第 II卷 二、填空。辽宁省庄河市20xx-20xx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后一句 Depression doesn’t make you sad all the time. 抑郁不会总是让你伤心。 故选 D。 【名师点睛】 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1. 抓住特定信息进行逆向或正向推理 做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某一段话中的关键信息,即某些关键词或短语去分析、推理、判断, 利用逆向思维或正面推理,从而推断出这句话所隐含的深层含义。 态度观点推理题。 根据最后一段,特别是第一句 I
体的运动分三段,第 2s为第 Ⅰ段,第 4s为第 Ⅱ段,第 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 1s与第 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 1s的加速度大于第 5s 的加速度 C.质点在前 4s的平均加速度是 1m/s2。 D.第Ⅰ段和第Ⅲ段的加速 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第 15题图 ) (第 16题图 ) 16.如图是 A、 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m/46Vmol/L ,答案 为 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1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一一区别开来的是 ( ) ① Na2SO BaCl K2CO KNO3 ② NaCl、 AgNO Na2CO CaCl2 ③ CuSO BaCl NaOH、 NaCl ④ MgSO Na2CO Ba(NO3) H2SO4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C
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 2 s内和第 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 4 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 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m 10.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小球达到 M 点时速度最大 C. 小球运动到 M 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 33mg D. 如果小球运动到 M 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21.如图所示 , 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 水平虚线 PQ下方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正方向闭合金属线框边长为 l,质量为 m,电阻为 R,放置于 PQ上方一定距离处,保持线框底边 ab 与 PQ
不变的是 ② ;木艺作品,变的是创作方式,不变的是 ③。 【答案】 ( 1) A ( 2)技法;文化传统;制作工序和时间。 【解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补全对话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句意从材料中提取出相关信息,将句子补充完整。 ① 处,根据材料一末句: “ 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 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