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同步练习内容摘要:

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 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注 ]:宋初设“京朝官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也有兼管一县兵事的。 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 除:任命,授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找,觅。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去。 D.恶吏苛刻 恶:讨厌,不喜欢。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以故河塞不通 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C.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欲将夺之,必固与之 D.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第归,杀而鬻之 13.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包拯立朝刚毅、谋国为民的一组是( ) ①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③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⑤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⑥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侍亲至孝,为了父母,两度辞官不就;父母去世,包拯在墓旁草庐中办完丧事仍不忍离开,乡中父老多次劝慰他。 B.包拯在端州当知府时,让制砚者只制出够上贡的砚台数,自己清廉自守,一年到头也不带走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