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同步练习内容摘要:
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 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注 ]:宋初设“京朝官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也有兼管一县兵事的。 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 除:任命,授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找,觅。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去。 D.恶吏苛刻 恶:讨厌,不喜欢。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以故河塞不通 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C.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欲将夺之,必固与之 D.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第归,杀而鬻之 13.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包拯立朝刚毅、谋国为民的一组是( ) ①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③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⑤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⑥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侍亲至孝,为了父母,两度辞官不就;父母去世,包拯在墓旁草庐中办完丧事仍不忍离开,乡中父老多次劝慰他。 B.包拯在端州当知府时,让制砚者只制出够上贡的砚台数,自己清廉自守,一年到头也不带走一。粤教版必修一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同步练习
相关推荐
邓小平爷爷小时侯( )就能( ),经常受到( )的( )奖。 ( ),写( )是小学生的( )。 ( )要( )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 )熟了,( )照着字帖( )。 ( )的字,( )就( )画个红圈圈。 ( ),( )都能按( )的( )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 )。 母亲知道( ),心里很高兴。 七、《奶奶的白发》 一天,我( )着奶奶的( )好奇地( ): “奶奶,为什么我的( )
“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 儿 „„” ⑦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 好好活 …… 1 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 2 分) 答: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三)现代文阅读一。 (12 分 ) 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 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个补贴五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 贾里听烦了 ,霍一下站起来: “ 分给我吧。 ” 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
+8 +2 1 +6 10 +5 3.( 1) 1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 ),与这个数相邻的数是( )和( )。 ( 2) 020 中, 18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比 18 大的数有( )个。 ( 3)十位上是 1,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同,那这个两位数是( )。 4.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19 6 10 7 13 9 ( )>( )>( )>( )>( )>(
在抗震救灾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和运送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大 致位置,再进行施救。 这种搜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 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气体”或“固体”)传给搜救人员的。 搜救人员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了人耳的 效应。 14.
小明在路边看到两个交通标志牌( 如图 10 所示, 标志牌的质量分布均匀) . ( 1) 请你告诉 小明 这两个标志牌分别有什么含义。 ( 2)请你作出上面长方形标志牌的重力示意图,并画出对应 的力臂 . ( 3)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试计算 小明 从标志 牌处 到 南昌 最快 还 需要几分钟。 16. 植树节里, 小 红同学用水桶提了 15 kg的水给刚种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的质量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