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下册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同步试题4内容摘要:
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探照灯供电.这样白天与晚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 A.白天:太阳能→内能→电能 B.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C.晚上:化学能→电能→太阳能 D.晚上:化学能→电能→化学能 8.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准备建造的一个太阳能发电厂,它的中间是一个 高 1000 米的太阳能发电塔 ,位于一片巨大的玻璃暖房中央,碟形暖房占地 4英里,整个工程将耗资 ,预计 2020年完工。 它利用温室原理,阳光透过玻璃暖房的屋顶,加热暖房的空气,暖空气沿塔身内 32个巨大的管道升腾,推动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环保的电力。 发电塔的装机容量为 200 兆瓦,能满足 20 万家庭一年的电力需求。 试说明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 三、综合题 9. 如图所示,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受光面积 ,内装 80kg水,太阳每分钟辐射到 21m 面积上的 热量是 10 J ,如果 60%的热量被水吸收,问: ⑴太阳能热水器内壁为什么涂成黑色。 ⑵ 20℃的水晒 3h 后水温达多度(℃)。 ⑶煤气的热值是 10 /J kg ,若煤气灶的效率为 40%烧热(达到⑵中水的末温)这些水需燃烧多少煤气。 四、中考题 10.( 2020年连云港)请阅读下面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 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 …。 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 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一种“永动机” —— 不需要给它提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 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知迷不悟”,而是反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科学真理。 ( 1)“永动机”制造一直失败的原因是:。粤沪版九年级下册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同步试题4
相关推荐
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对着瓶口吹气,若能分别吹出“ 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 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让齿轮打击塑料片发出声音,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逐渐变
小明在路边看到两个交通标志牌( 如图 10 所示, 标志牌的质量分布均匀) . ( 1) 请你告诉 小明 这两个标志牌分别有什么含义。 ( 2)请你作出上面长方形标志牌的重力示意图,并画出对应 的力臂 . ( 3)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试计算 小明 从标志 牌处 到 南昌 最快 还 需要几分钟。 16. 植树节里, 小 红同学用水桶提了 15 kg的水给刚种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的质量为 1
在抗震救灾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和运送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大 致位置,再进行施救。 这种搜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 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气体”或“固体”)传给搜救人员的。 搜救人员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了人耳的 效应。 14.
, A、 B为其水平方向的直径, P、Q两球同时以同样大小的初速从 A处出发沿环的内侧始终不脱离环运动到 B,则 [ ] A. P先到 B B. Q先到 B C.同时到 B D.若两球质量相同,同时到 B 5.如图 558 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 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在管口右端盖板 A 密闭,两液面的高度差为 h, U形管内液柱的总长度为 4h.现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
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10s内传播 的距离为 ________m. 四、作图题: 1如图所示, ab 和 cd 是两条从同一发光点 S 发出的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发光点 S的位置. 1 如图所示, S为一点光源,作出物体 AB在地面上的影子. 1 如图所示, S为一点光源,作出人在墙的右侧通过窗口看到 S的范围.
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 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 ______,说明 _____ ____________。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 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 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